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鄂尔多斯:生态生计兼顾 治沙致富双赢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年05月31日16:18

  鄂尔多斯2001年撤盟设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是我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市区内毛乌素沙漠、库布奇沙漠占了全市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也占全市总面积的48%。

  经过一代代鄂尔多斯人的努力,曾经肆虐的

沙漠在一步步退却,一度枯瘦的山沟在一天天丰腴。尤其自建市以来,鄂尔多斯确立建设绿色大市目标,在全国牧区率先实施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措施,同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成功地创造了“鄂尔多斯生态模式”。

  在“两个48%”的自然条件下,鄂尔多斯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之路。2008年,全市135.8万亩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耕地重新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由生态恶化地区向绿色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许多令人惊叹的绿色奇迹正在这里发生。

  车行鄂尔多斯大地,无边绿色直扑眼帘。虽然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人均GDP年底就将超过2万美元,却很难见到工厂冒烟所有的企业都进了专业园区。虽然这里以生产羊绒出名,却只见风吹草低,不见牛羊这里率先实行了禁牧休牧。虽然这里是我国地级市里的产煤冠军,却很难见到黑烟滚滚的煤炭外运加大了资源产业的延伸升级,煤转电、煤变油、煤制天然气,早就开始“从空中走”、“从管道出”了。

  就在8年前,当地还是沙尘暴肆虐,由于多年的干旱,加之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严重超载,鄂尔多斯沙化、退化的草场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放眼一望,赤地千里。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的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生态建设上不懈努力,上个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90年代“植被建设”,一直没有停歇。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仍然没有摆脱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恶性循环。

  艰辛的探索,深刻的反思。世纪之交,鄂尔多斯通过不断创新,终于摸索到生态建设良性循环的入口。

  当时,国家的几大生态工程基本全部覆盖鄂尔多斯,为市里生态建设拉开大幕。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这些“常规动作”之外,市里重新规划确定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全力推进生态建设由人工分散治理向集中自然修复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治理向经营转变,由部门努力向全社会努力转变。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鄂尔多斯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对煤炭、电力等行业实施循环技术改造,开发建设一系列循环利用项目,培育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初步形成煤—电及其废弃物、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循环产业链。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措施,使矿区绿化迅速恢复。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丁崇明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相当于每年新增资源面积近130万亩,植被覆盖率每年递增近7个百分点,超过了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2008年,鄂尔多斯地区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16%增加到22%,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即使如此,鄂尔多斯2009年依然启动了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工程。目前,毛乌素沙漠的治理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67%,库布奇沙漠的治理面积占到总面积的17%。

  在治沙的过程中,鄂尔多斯人学会了从沙里淘金,沙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生态建设,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多元共赢,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10年来,鄂尔多斯对生态环境不仅是治理,而是不断摸索开发。

  沙产业的发展,源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从事研究工作时,一直思考如何利用沙漠资源为人类造福的问题。于是,8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创造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科学设想。其中的“沙业”即知识密集型沙产业,就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的沙业系统工程,简称沙产业。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在鄂尔多斯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当时,为防风固沙,当地农牧民积极种植沙柳。这种沙生植物有其独特的生长规律,即三四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后单株生长范围比以前增长8倍,不平茬则会枯死。而大量平茬下来的沙柳都做了燃料,得不到及时转化,“绿色银行不能变现”,农牧民种植沙柳、平茬沙柳的积极性得不到支持,生产、生态和生活还是在低水平徘徊。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第一家以沙柳为原料的漫赖刨花板厂成立。沙柳刨花板面世后,质量比预想的好,需求比预想的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很快就进入了发展的飞跃期。

  漫赖刨花板厂为鄂尔多斯发展沙产业提供了现实的蓝本按着“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思路,市里着力培养了一批依托林沙资源、带动农牧民生产的林沙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不以绿色画句号,在产业链上做文章。

  几年内,鄂尔多斯以转化沙生植物为主的沙产业迅速壮大与升级。东达蒙古王集团、亿利集团、博源集团等大企业纷纷向沙漠进军。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投资3亿多元,利用沙柳发电,已建成2×15兆瓦生物质热电厂。与此同时,东胜区在塔拉壕镇规划建设了占地2.5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沙棘产业园区,天骄沙棘资源公司与北京王致和集团共同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万吨沙棘酱油醋一期生产线。沙棘园区同时与国家水利部沙棘中心融资研制开发沙棘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系列产品。目前,鄂尔多斯沙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造纸、生物质发电、饲料、饮食品、药品、化妆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沙产业体系。到2008年底,鄂尔多斯沙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全市沙产业总产值和农牧民来自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以每年2.3亿元、113元的速度快速增长。

  当东达蒙古王集团等企业多路齐发进军沙产业之时,钱学森亲笔写信给予指导并肯定。认为他们“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多元化、多渠道的措施,让鄂尔多斯步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互动共赢新格局,农村牧区发展进入了农牧业发展最好、农村牧区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绿一片山川,兴一群产业,进而富一方百姓鄂尔多斯决计让优势的篇目顺理成章。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鄂尔多斯依托工业园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物流园区、旗区府所在地和中心集镇, 18个精品移民小区建设,按照城镇社区建设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使转移农牧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在生态转移上,市里实施了就业工程、社保工程和安居工程,保证进城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各种保障,确保他们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不回流。

  牧民高庆平就是这30多万移民队伍里的一员。3年前,他从鄂托克前旗陶利嘎查带着全部家当迁往城镇。生活安定了,一年多以后他专程回到陶利嘎查鄂尔多斯的第一个生态自然恢复区,看到自己曾住过的小屋已被绿草鲜花掩映,他甚至以为走错了地方。

  作者:殷立春 陈力

(责任编辑:孟先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