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CPI见顶或后移至三季度 加息可能放缓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6月15日04:33
  商家发这天心情不错。

  6月14日下午,这位山东莘县古云镇强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刚刚卖了20多头猪,收猪者给出的整头价格是9.4元/斤,这是商家发自养猪以来见到过的最高价格。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生猪收购价才每斤4元多。

  “前年养猪亏本,去年没赚到钱,今年 目前的形势不错。”商家发盘点了一下养猪收成后说。

  商家发还有300多头猪在栏中。由于猪肉消费的高峰在“十一”以及年底,他期待那时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他的期待折射出下半年宏观经济可能的变局。

  商家发高价将猪出手这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在高涨的生猪价格助推下,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5%,达到30个月以来最高点。

  “这符合之前市场的判断:即通胀将继续走高,并可能于6月份或7月份见顶,预期从9月份开始,通胀水平将逐渐下降至5%以下。”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6月14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一些机构之前预期CPI将在6、7月份见顶,但分析统计局最新数据后,李晶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有变化。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等因素可能导致总体消费物价指数面临上行压力,并推迟预期通胀缓和的到来,物价可能延迟至第三季度见顶

  2010年就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即各机构预计2010年6、7月份物价涨幅达到最高点,而实际上当年物价涨幅最高峰迟至11月份才出现,同比涨幅为5.1%,创28个月新高。

  面对物价的严峻形势,央行在统计局公布数据的当日宣布再次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

  交通银行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下一步继续加息仍有可能,但考虑到目前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加息会谨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分别涨价0.6%-11.7%不等。5月份CPI环比上涨0.1%。

  此前一些机构预测,今年物价最高点将出现于6月份,同比涨幅可能超过6%,从9月份开始,通胀水平将逐渐下降至5%以下。

  现在,鉴于5月份的最新数据,一些机构修正了这一预测。

  渣打银行分析师申岚认为,前一阶段长江流域的旱情将会影响后几个月的粮价,加上目前非食品价格涨幅很大,食品价格上升仍在持续,因此物价最高点可能要延迟到第三季度到来。

  他判断,在第三季度的某月,可能会出现超过6%的单月物价涨幅。预计全年物价同比涨幅达到5.5%,经济增速在9.3%左右。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涨价幅度最大的为食品价格,涨幅为11.7%,影响CPI上涨3.5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3.6%,在食品价格中,5月份主要是生猪和鲜蛋涨幅比较大。生猪同比价格上涨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50个城市的消费价格显示,5月21-30日猪肉后臀尖(后腿肉)、五花肉每公斤分别为26.63元、25.84元,同比分别上升52%和59%,淡季价不低。“按往年惯例,下半年秋季和冬季猪肉消费量会更大,价格也会更高。” 商家发信心十足。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的判断是,6月份物价翘尾因素在4%以上,势必将创新高。这样即使不考虑下半年的新涨价因素,全年CPI涨幅将达到5%。

  “更何况,国家还有阶梯电价、水价等资源调价的方案可能会在下半年物价同比略低的时候出台,因为再往后延就很难有更好的时机了。”唐建伟指出。

  存款准备金的非常之举

  鉴于严峻的通胀形势,14日下午,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一非常之举,再次引发市场的无限遐想和担忧。所谓“非常”,乃是时间节点选择上,并未像往常一样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公布,而是选择宏观数据公布当天的15点18分,彼时债市尚未收盘,A股刚闭市。但因稍早有风声传出,H股在14日尾盘惊现一波跳水行情。

  “居然下午调存准,银行间市场已经咆哮一片了。” 14日下午,一位不愿具名的国有大行债市交易员告诉本报记者,该行不少分行已经额度告罄。

  不过,由于15点30分后市场交易清淡,非常之举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14日,隔夜、7天期和14天期回购利率分别较前一日下跌31.83BP、37.25BP和36.75BP。

  “这已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高达21.5%。”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分析,此次上调存准将冻结银行体系内约3700亿人民币流动性。在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原本紧张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缴款日为20日又是传统的资金需求较高的时期。由此可想象,15日开盘后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飙升将会再度上演。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的眼里,货币政策的逻辑令人费解。面对5月份高达5.5%的CPI和长期的负利率,“为什么不动利率而再次选择了收缩流动性的准备金率?”

  “准备金率仅影响对企业的贷款,想通过生产活动放缓、职工收入下降控制CPI ?考虑过社会后果吗?”许小年在微博上质问两次,“加息吸引资金回流银行,减少市场购买力,可有效抑制CPI。当然,这会增加国企和政府的利息负担。”

  在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主管沈明高看来,这恰可归结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不确定性较多”阶段,而政府调控具有双重目标,既想控制通胀,又想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但在目前这样一个复苏后的转型阶段,实现双重目标变得比较困难。”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工业增速仍在环比加快。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3%,比上个月仅仅回落了0.1个百分点。比上月则增长1.03%。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12.1%,货运量增长14%。钢材、铝材、水泥等产品生产产量都处在高位。

  沈明高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保持经济高增长,紧缩政策有可能是半扬半抑的,政策的犹豫或滞后,可能导致未来的通胀出现反复,或者有再次反弹的情况。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此番上调准备金仍然延续了央行一贯的思路,即主要针对庞大的央票到期量和外汇占款而言的。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本月央票发行规模偏小,这就是还得用存准的原因。

  调控面临新挑战

  对于是否加息的问题,唐建伟则另有看法,

  他认为,目前八大类物价都在上升,说明不是结构性涨价造成的通胀,也不是单一的因素引起。

  而是既有经济加快因素,也有国际通胀输入性因素,也有成本推动因素,以及市场资金过多造成流动性过大。

  因此,唐建伟认为下一阶段的调控,已经不是简单的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所能解决。因为目前信贷投放在放慢,货币投放也在减慢。

  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从2010年5月的29.9%和21%,下降到2011年5月的12.7%和15.1%,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月少增1880亿元,同比也少增878亿元。

  “这种情况下,很难再通过继续加大紧缩力度来解决,所以下半年加息的频率会放慢。”唐建伟判断。

  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认为,物价上涨的压力与今年各地在“十二五”头年大干快上项目有关,这使得通胀压力很难有效缓解。

  而通胀本身对居民是一种征税。为此需要继续加息以调整负利率。

  在张卓元看来,稳定物价,首先要稳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应。目前国内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回报率太低,2009年粮食每亩的总成本是600元左右,净利润只有190元,而现在农民外出务工月工资上到1600多元,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所以需要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高补贴。

  三季度楼市或大范围降价

  在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是房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8.2%,其中住宅上涨10.7%,而1-4月这两者的增幅分别是6.6%和4.9%。

  不过,从5月份的市场表现来看,各地楼市均价有下行趋势,与上述数据有所偏离。5月多家房企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如碧桂园在广州、保利地产在北京、中海地产在深圳等地,接连推出特价房源,拉低了当地新房成交均价。

  在深圳,受中海地产率先降价以及限价令的影响,5月更多项目加入促销行列,根据深圳中原地产的统计,因低价或促销的项目成交多,5月深圳全市新房成交均价只有15262元/平方米,环比大跌近25%。

  “均价概念准确度偏低,5月房价还得看下周统计局公布的70个城市房价指数,那更靠谱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杨红旭在评价统计局数据和地方楼市数据的偏离时说。

  不过,他认为,“5月份全国均价涨幅有所扩大,这对于调控而言并非好消息。”

  在统计局公布的各类价格指标中,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2%。“虽然居住价格不等同于房价,但依然是除消费价格外上涨最快的类别,调控需要继续深入。”中原地产北京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从4-5月楼市数据看,一线城市在限购令下,市场已趋向理性,但是二三线城市依然有上涨,影响了全国的调控效果。接下来,依然需要在二三线城市加强执行力度。

  深圳中原5月度报告指出,信贷持续紧张,民间借贷利率高企,再加上限购、限贷、限价,开发商面临不小压力。在限价的大背景下,性价比不高的项目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价也就势在必行。

  伟嘉安捷市场主管吴昊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可能迫使银行上调房贷首付。这必将进一步打压楼市,影响开发商的现金流。

  数据显示,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2340 亿元,同比增长18.5%。因此,杨红旭认为,开发商融资环境持续偏紧,这一指标仍有下行空间,估计增幅最低值将达10%左右。在资金链持续紧缩压力下,未来三季度将出现大范围的降价促销现象。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