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能否避免“瘫痪”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7月01日11:52
  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日发布了年度报道一份基调略显沉重的文件。国际清算银行成立于1930年,主要职责是负责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德国对英法两国的赔偿工作。而现在,国际清算银行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包括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客观冷静的建议。

  在政府债务方面,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债务危机引起的市场动荡相比,投资者对于主要经济体主权债务状况的信心匮乏,将给市场带来更大的破坏性。”关于提高利率的必要性,该行表示:“我们必须避免将上次危机的‘种子’遗留下来。”关于通胀,该行称:“通胀风险主要受经济回暖以及食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驱动。”

  但在整个年报中,你几乎读不到关于发达国家失业人口已接近4500万,较2007年的水平上涨50%的报道。而此时政府该如何应对,该行也没能给出答案,似乎经济政策已然失效。

  当然,凯恩斯主义者会站出来争辩称,现在经济问题根源在于政府的怯懦,政府原可以做得更多。比如,政府可提供更多财政支出,或进行更大幅度的减税;或者说,美联储理应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即继续通过购买债券来平抑长期利率水平。

  凯恩斯主义者的建议听起来乍有道理,但是其高见未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是简单且确凿的,那便是这些建议是错误的。

  尽管经济学家始终认为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将能完全抵消政府的财政赤字,但研究表明,经济政策在经济衰退期的乘数效应要远大于经济复苏期。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推出的刺激政策能起效果,但是近期的政策效果要大打折扣。

  而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代表,另一个经济学学派强调,过多的关注短期经济政策将会使我们陷入困境,我们不能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政府现在继续高筑债台,那么未来的经济危机会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境地,即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不能救治全球经济,但是出台财政紧缩政策将使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我们的窘迫还在于,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需要“对自己动刀子”。也许我们已经到了该清算二战后福利国家经济政策的时候了,这些国家都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同时背负着巨大的债务负担。如德国的总债务水平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7%,日本的这一比例是213%,英国和美国分别是89%和101%。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目前仍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江山,如果这些国家都削减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与利率,那么,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将来自哪里?

  国际清算银行给出了一些回答,它表示,如果政策措施是“值得信赖的”,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承诺在未来削减财赤,来避免复苏进程受损。该建议做远比说难。国际清算银行还表示,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世界”将能拯救“旧世界”。这或许会实现,但是这些国家目前的通胀率高企,印度目前的通胀率在9%左右。(《华盛顿邮报》,吴心韬编译)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