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成为机构投资者一直以来暗藏心底的隐忧。今年年初,市场出现一波周期股反弹行情,机构开始重拾淡漠已久的银行股。彼时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中长期看,自己比较担忧保障房资金问题和地方政府负债问题,“短期大家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都不太考虑这个问题,但长期紧缩政策持续下去可能使得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存在定时炸弹。”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和资金面的紧缩,问题暴露的比预想的更快。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进入偿付期,近期开始连续爆出部分地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问题,这使得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银行业贷款质量问题。
问题暴露比预想快 中国人民银行6月1日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也在提示风险。报告指出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问题逐步出现,潜在风险需引起关注。
据记者了解,近期一些基金公司,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重新评估。“地方债务问题提前暴露,对资本市场而言是件好事。”有基金经理从中看到一些乐观的因素。
汇添富社会责任基金经理欧阳沁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表面上短期因为土地出让金的大幅下降,地方融资平台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短期暴露出一定风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对于土地财政的压制主要体现出中央和地方博弈的心态,近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可能触及中央政府的底线,反促宏观政策些许的松动。”
近期媒体报道的云南省公路建设及上海申虹投资出现偿债困难等问题,均是通过政府干涉和延长贷款期限来解决。
他表示,“这就像治病一样,晚治不如早治,如果现有政策的放松以及房地产政策的调整,随着土地出让价格提升,可能慢慢就把"窟窿"填上了。”
此类观点似乎得到了市场的一定程度的应证,近期房地产股悄然走强,6月房地产行业指数上涨了8%,大幅超越大盘指数。
尚无实质性影响 然而,近期银行股却受到困扰。
商业银行作为地方融资平台最大的债权人,受此波及使市场对于银行贷款质量的担忧再度升温。6月以来,银行指数下跌2.62%,而同期上证综指基本收平,银行股权重较小的深证成指则上涨4.4%,银行股明显跑输同期大盘。
由于目前只是局部性地区出现苗头,并未出现实质性问题,更多的机构将融资平台坏账风险对银行业的影响尚且定性在心理层面。
上海某基金经理如此认为,“如果遇到问题,银行的贷款可能通过展期或其他方式消化,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大问题――大量坏账爆发的情况不出现,银行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而
招商证券也以假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规模违约为条件,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测算。报告称,根据之前披露的银监会调查数据,2010年末9万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有约23%可能存在问题,即约2万亿的贷款可能成为坏账。假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银行三方博弈的结果是让各方都承担1/3的损失,则银行有约6600多亿损失要承担,平摊到未来5年则每年约核销1300亿。这部分损失对银行业整体净利润(2011年预计将实现1.1万亿税后净利)影响也就是10%左右。并表示,“目前银行股如此低的估值水平,或已过度反应对未来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
而对此测算结果,上述上海的基金经理认为是“太过悲观”了。
银行股:看多VS中性 虽然机构普遍认为融资平台风险可控,但对银行股的看法却颇有分歧。
随着近期市场底部的渐渐稳固,机构开始吹响三季度“进攻”的冲锋号,作为公募基金配置重头的银行股,各家机构的看法泾渭分明――“看多”与“中性”各为一派,即使在同一家机构中,不同基金经理之间也存在分歧。
事实上,由于估值较低、盈利确定,银行股成为大部分基金公司下半年颇为看好的版块之一。不少基金公司近期发布的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都将银行作为低估值版块的代表予以关注。
“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无论从国际市场横比,还是国内市场纵比,都处在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即使只拿股息收益率,目前股价也是相当合适的一个价位。”诺安价值增长基金经理周心鹏的认为。
与此同时,近期券商出具的银行业中期业绩报告中,对银行业绩增长的预期普遍在25%~30%。而地方融资平台暴露出的风险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对银行业绩实质性影响不大。
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经理刘彦春表示,重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银监会进一步降低银行杠杆率政策,使得多数银行股跌至明年预期的净资产价格附近,风险已经充分释放。
而另有机构投资人则认为,银行股虽没有大的风险,也难言大机会。
“抗跌性肯定很强。”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在与投资者交流中表示,“目前银行在估值上很大部分反应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坏账等因素,但如果这些潜在的风险没有释放或者不能消除,也很难有大的机会。”
“从下半年来看银行股的机会不是太大。下半年可能不断有融资平台的问题出现,以及非对称加息等因素对银行股产生扰动。”汇添富社会责任基金经理欧阳沁春表示。
大成基金也表示,融资平台贷款问题虽然系统性风险可控,但作为长期无法证伪的命题,会一直困扰着银行股。
银行股估值之辩 对于银行股估值的分歧由来已久。
2010年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被机构大幅抛售,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让市场担忧银行业绩下滑;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势在必行,市场开始极力追捧代表成长性的中小盘股。
然而时至2010年末2011年初,年报、一季报的数据让机构投资者大跌眼镜,原来不被看好的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增长仍如此强劲,而不少中小盘股则因业绩未达预期而出现大幅调整。
估值回归的声音开始重新占领市场。反应迅速的机构开始在年初吃进金融等蓝筹股。但考虑到同期盈利的持续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银行股尚未走出一波真正的估值修复行情。不少机构将此期待寄托到了下半年。
从不少基金公司对外策略报告中空洞的措辞也能窥出一番――“金融股”已和“低估值”与“修复”等关键词牢牢粘在一起。
但成长性乏力的问题也始终如影随形。
“虽然目前银行估值低,但随着呆坏账的爆出、非对称加息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明年开始银行的盈利是否能维持目前的高水平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汇添富社会责任基金经理欧阳沁春表示。
兴全社会责任基金经理傅鹏博则认为,银监会对银行的风控做了很多调整,造成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有所提高,另外地方融资平台也是隐忧。在这种状况下,“银行的分红率比较低,还有可能继续融资。”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黄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