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钢材

中国民间“铁矿石指数”争夺起烽烟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宇琛 王晓华
2011年07月06日13:31

   

 


 2010年,铁矿石年度长协定价体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以现货指数为计算依据的短期定价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中国一直对无法发出“中国声音”而耿耿于怀。在定价模式受供求关系决定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中国指数的推广似乎是

一个机会。

  就在中钢协还在犹豫要不要推出官方指数时,来自民间的指数争夺战已经开始。只是有专家认为,这酝酿中的“中国声音”,由于种种原因已晚了一年,最佳推广期或许错过。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王晓华

  指数话语权争夺

  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家钢铁行业资讯网站“我的钢铁”和“中国联合钢铁网”正在向市场推广自己的铁矿石指数。

  “我的钢铁”是6月份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的上海钢联旗下钢铁资讯网站,号称页面访问量最大。他们在200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MyIpiC。但一直以来,MyIpiC只是作为钢铁炉料市场的一个参考指标,免费挂在“我的钢铁”网站上供用户查看。不过今年以来,上海钢联对MyIpiC进行了大力度的优化和升级,为的是接下来的全面推广。

  “之前的还是略显粗疏,今年我们对指数编制的方法论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在改进之后,相信现有的矿石指数已经有了较高的专业水准,能够更真实地反应市场情况。”上海钢联矿石资讯部副经理唐晓揽对本报介绍。

  另一家主流钢铁行业网站中国联合钢铁网(简称“中联钢”)也不甘落后,于7月4日在北京推出了自己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与常规的指数以粉矿为标的报价不同,中联钢此次还推出了块矿指数,成为国内外最早推出块矿指数的研究机构。

  “我的钢铁”和“中联钢”是国内最大的两家钢铁资讯机构。他们对推广矿石指数的积极态度,正反映出目前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资讯市场的微妙变化。

  矿石指数在中国一直是个尴尬的话题。尽管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已经在事实上确立,但中方却在很长时间内拒绝承认该模式的变化,国内钢厂和机构也未公开支持乃至推广任何形式的铁矿石指数。

  “事实上,去年5月份,淡水河谷和力拓都来我们公司考察过MyIpiC。”上海钢联多位内部人士向记者提及。当时,铁矿石年度长协定价和短期定价两种体系间的更迭正在进行,由于面对的将是全新的体系,而指数标的的选择至关重要,矿山也在权衡。

  但当时由于国内明确拒绝接受指数化定价,国内机构无法推广自己的产品,指数争夺战便顺理成章转移到了外资机构一方。在三大指数的争夺中,普氏成为最后的胜利者。2010年6月2日,淡水河谷在上海世博园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定价模式过渡到指数定价。当时淡水河谷铁矿石部执行董事马定思表示:“如果需要推荐一种指数的话,淡水河谷的选择是普氏。”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有关部门组织的一次钢铁行业会议上。参会方不仅包括中钢协、各大钢厂和矿石贸易商,还让上海钢联汇报了目前中国铁矿石指数的编制现状。据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士透露,会上,有关高层曾示意,让上海钢联配合中钢协和中国五矿商会做好中国指数的研究工作。

  当天,“中联钢”的母公司瑞钢联集团也作为参会代表出席了会议。不过,当天瑞钢联的身份是铁矿石贸易商,而非行业资讯机构。有关官员的表态显然让瑞钢联受到了触动,于是,7月4日,市场看到了“中联钢”最新推出的矿石指数。

  除此之外,以宝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钢厂也开始专门对中国的铁矿石指数进行调查。记者从业内得知,宝钢分别对新华社发布的新华铁矿石指数和上海钢联的矿石指数进行了专门了解。央企的这一举动让业内更加确认,中国指数——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机会已经到来。

  本土的优势

  目前在国际市场拥有影响力的铁矿石现货指数有三:环球钢讯的TSI指数、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与《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

  MBIO指数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严重萎缩。而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两家铁矿石指数,普氏指数已经被三大矿山选定为铁矿石短期价格体系的主要参照标的,而TSI指数则被广泛应用于铁矿石掉期交易中。6月29日,普氏还宣布收购了TSI母公司环球钢讯集团,两大指数归于一宗。

  也就是说,对于上海钢联或者“中联钢”来说,虽然市场机遇重启,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错过了指数产品最佳的推广时期。要在不利环境下竞争,中国指数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是真正立足于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本土机构,能够取得比国外指数更丰富真实的样本数据。”谈及数据采样,中国机构对此相当自信。

  唐晓揽向记者介绍,凭借在国内钢铁行业积累多年的资源,上海钢联矿石部每天有20多位员工参与数据采集,至少采集到30个数据样本(包括实际成交价、询报盘和估价),然后再根据权重公式计算出当日的MyIpiC指数。

  这与普氏和TSI相比的确更具优势。据了解,普氏指数每日的信息收集由3—5位驻新加坡和伦敦的编辑完成。且由于普氏的外资背景,其在对国内机构样本数据的收集上障碍较多。以普氏为代表的外资指数机构实际上没有渠道了解如中钢、五矿这样最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每日的交易情况,而更多倚靠的是国外矿山及贸易商的信息。也就是说,不管矿山是否在“操控”,在普氏的样本中,真正的中国市场交易群体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缺位的。

  作为计算基础,样本数据的丰富和真实程度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可信度。上述不利因素对普氏来说,无疑是一个硬伤。因此,普氏指数在上涨,但中国的钢厂和贸易商们却发现交易价格下跌的情况会偶尔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相对于普氏,中国指数同样有其劣势——这体现在编制方法论和普氏的外资独立第三方身份上。

  首先,虽然普氏铁矿石指数建立只有3年时间,但作为成立于1909年的能源、石油化工和金属市场资讯和数据提供商,普氏能源资讯对于大宗商品基准价格的编制在国际市场拥有广泛影响力。多位业内人士坦承,国内机构在经验上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相应的方法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也存在差距。

  其次,指数的编制最终目的都是要进入矿石定价体系。对于铁矿石价格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中资机构不管是否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出现,都很容易让矿山担心其背后是否有政府背景。这将成为矿山衡量指数采用时一个无法绕过的因素。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民间机构已经拉开阵势,重新进入铁矿石指数市场争夺话语权。而这对于铁矿石价格又将带来什么影响?

  争议仍在进行中

  答案恐怕是有限。这可从中钢协内部仍然存在的明显分歧中得以体现。

  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对没有能够发出“中国声音”耿耿于怀。去年在定价体系的更迭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参与度很低。中钢协一度指责以普氏为代表的外资指数机构被三大矿山操控,抬高矿价,但中国指数是否应该推出、何时推出的问题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中国冶金规划院院长李新创对中国指数表示出明确质疑。李新创的另一个身份是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在他看来,“铁矿石指数”根本不是目前高矿价的关键因素,根本在于目前的矿石供需环境,造成矿山能够以垄断姿态左右定价体系。中方要想扭转劣势,必须占有更多资源,“而不是去弄一个什么指数”,“中方指数也未必就不会助推矿价”。

  业内认可李新创对于高矿价成因的看法。但对于在既定形势下,中国是否有必要以渐进形式,从中国指数入手,逐步发挥对铁矿石短期定价体系的影响,却各有见解。毕竟,要中国实质性获取更多矿石资源、改变供需结构,绝非朝夕之事。更何况,海外矿产开发蕴含很大风险,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央企——在此问题上亦曾频频吃亏。在现有的空间中,先从拥有自己的指数开始,逐步发挥影响力,未必不是可行之策。

  这种分歧正体现在了中钢协官员的表态上。上周末,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就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指数“年内就会推出”。但对于具体进展,他没有透露更多。

  这让有中钢协背景的“中联钢”也有些失望。“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获得中钢协的授权,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中联钢”研究中心主任杨淑芳对本报表示,在7月4日的矿石指数发布会上,“中联钢”依然是以企业身份在为新产品做推广。

  有消息显示,中钢协委托的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来具体操作,假手于民间机构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作为市场真实情况的反应,铁矿石指数的编制应该让至少在面目上属于独立第三方的机构来进行。但中钢协显然代表的是中国钢厂的利益。因此,即使这个指数最后推出了,在矿山方面有没有推广可能性,依然存疑。

  “不管是否能有官方授权,我们都会按照目前的思路做下去,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同。”上海钢联团队认为,只要能获得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特别是钢厂的认可,那么仍然有可能借助钢厂的力量推动矿山重新考量定价公式所采用的指数。因为从他们接触到的矿山态度来看,普氏并非不可替代。因为本质上来说,指数间的价格差异实际上很微小,关键是“市场认同”。

  据称,MyIpiC的市场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印度矿山已经开始普遍采用它作为当期交易的重要参考价格。接下来,MyIpiC将致力于对澳洲、巴西大矿山以及国内大钢厂的普及和推广。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