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聚焦2011年二季度经济数据 > 11年6月经济数据分析评论

6月CPI不是顶:物价调控五人谈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兰香
2011年07月12日04:25
    去年以来央行五次加息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最新公布的6月CPI高达6.4%的增速却再创三年新高。

  下半年通胀是否会见顶回落,是否还会有更多的“靴子”落地?这成为近期各方争议焦点。

  “6月CPI增速尽管高于预期,但还不是顶。我们预计CPI见顶在7月,8月开始会缓慢回落,到四季度快速回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7月10日的“2011中国金融投资夏季峰会”上表示。

  他原本预计今年CPI在4%左右,现在上调到接近5%,因此他认为通胀还是可控的。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则认为,下半年物价形势并不容乐观,“仅从M1和CPI之间的关系来看,2001年以来M1增速加快6个月之后CPI增速都会加快,以此推演,M1增速2009年曾高达30%,2010年亦保持在较高位,最近才开始较快下降,而CPI增速现在才到6.4%,形势并不乐观。”

  温家宝总理上周末调研时表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分析人士将之解读为,下半年仍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认为,在宏观经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之前,下半年仍然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目前的力度,“将数量和价格工具结合起来,要更多地使用价格工具”。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亦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突出和重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稳定。

  7月CPI见顶?

  7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6月CPI指数同比涨幅达6.4%,再创三年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按照以往的惯性,夏季猪肉价格是下降的,而现在是明显的上升,秋季以后估计这种趋势也很难改善,因此6月份的CPI还不是顶。”陈东琪称。

  但他认为,猪肉以外其它涨价因素都会在三季度减弱。“之所以认为CPI会在7、8月份见顶回落,最大因素还是粮食产供情况比较好,夏粮丰收已经基本确定,多数人预期秋粮也不会有问题。其次是货币因素,M2增速已降至15%左右,如能够将M2稳定在15%,相信物价会下来。第三个看居民收入,预计GDP在二或三季度会小周期的见顶回落,导致收入性的因素也会在三季度或四季度减弱。最后美元反弹可能引起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并非所有人都对通胀前景如此乐观。“很多人将主要由食品和能源价格引发的通胀称之为结构性通胀,但通胀归根到底都是流动性过剩引发,并无结构性通胀一说。比如农产品和能源价格受到金融投资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与流动性密切相关。考察流动性的来源,会看到通胀未来的形势并不乐观。”殷剑峰说。

  他指出,除M1外,流动性的第二个来源是非信贷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据其估算上半年大概有3.26万亿信贷类资产隐身其中;第三个来源是企业存款的活期化,去年11-12月,企业活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从50%上升到60%,增加3万亿;还有未被纳入M1统计的居民活期存款也是重要来源,其比重从2001年的28%上升到4月份的38%。

  “流动性的这些来源很多都还在增加,没有理由对物价形势感到乐观。”殷剑锋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7月11日亦撰文表示,即使没有美国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没有前两年货币刺激政策的影响,中国自身人口优势的逐渐减弱,工资成本的逐渐提高,资源价格的改革,以及结构调整中增长动力转移,会引起整体生产效率的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因此可以说,即使在国内、国外周期性货币因素减弱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较长的时期,物价问题将始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夏斌称。

  防止政策叠加效应

  可彰显管理层调控物价决心的是,央行已于CPI数据公布前宣布了年内的第三次加息。

  实际上央行加息之前,市场实际利率早已远高于基准利率。“加息虽然更多的是信号作用,但如果不加息,货币流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使用利率工具的效应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下半年还是要更多地使用利率工具。”陈道富称。

  他认为,尽管前两年新开工的项目还需要有后续的资金,加上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投资冲动强烈,“但结构转型及控制通胀必须要付出增长放缓的代价,因此下半年仍然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力度不变。”

  陈道富认为,数量型工具的频繁使用负面效果逐步显现,正面效应也在逐步下降,因此下半年在必要的时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要给市场足够的调整时间及比较明确的预期,且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政策产生的效果。

  夏斌亦指出,中国问题的解决,需要选择兼顾长短期问题,包括以市场手段为主,配以适当行政措施在内的一整套工具箱。由于是包括多种政策在内的“工具箱”,因此防止多政策间效应的相互“抵消”和“过度”叠加,评估并讲究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远比选择某一政策工具更重要。

  下半年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的背景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7月10日表示,财政政策将保持扩张性不变,同时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更多体现“相机抉择”。

  “一些多年来未解决的矛盾逐渐累积,变得越来越被动,比如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如果下半年物价压力缓解,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继续推动资源税等改革。”贾康称。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