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全球最大的药品生产商辉瑞公司目前正考虑剥离旗下的动物保健和营养品两大业务部门,拟将所得收益用于回购股票和研发新药。这意味着从属于营养品领域的惠氏奶粉可能面临被二次转手的命运。
辉瑞发布公告称,上周末已聘请摩根大通对辉瑞的动物保健和营养品业务的战略选择方案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为这两块业务的剥离作准备。辉瑞制药中国区企业沟通部负责人席庆表解释说,这次剥离是为了收缩战线,保持公司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席庆:主要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两块业务和我们辉瑞的核心业务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我们觉得这两块业务放在辉瑞之外更有利于它的发展,当然现在还是刚刚开始进行战略评估,具体的方案的话还要等评估之后才能出来。
事实上,这并非辉瑞的首次分拆行动。今年2月份辉瑞新任首席执行官艾恩?里德在上任后的首次业绩报告中就发出了分拆的信号,两个月后辉瑞向美国一家私募公司出售了旗下的胶囊业务,成为辉瑞系列剥离行动的开端。席庆说剥离行动仍将持续,但具体的时间表和方案目前还不能确定。
席庆:我们预计最后剥离完成估计需要12-24个月,剥离也是有很多形式,包括单独成立公司,或者出售,或者其他一些方式,也可能是完全剥离,也可能是部门剥离。
这次剥离一旦成行,也就意味着营养品领域的惠氏奶粉可能面临着被二次倒手的命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辉瑞收购惠氏还不到两年。2009年10月,辉瑞以68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惠氏从而稳坐全球医药界一哥的位置。但由于主营业务生物制药增长乏力,辉瑞打算收缩阵线,集中精力做好主业。
业内分析,辉瑞一旦出手,雀巢、多美滋等奶业巨头接盘惠氏奶粉的可能性都比较大。这对目前已被洋奶粉垄断的中国奶粉市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正在杭州调研的完达山乳业副总裁王利告诉记者,强强联合,除了增加外资品牌的价格淘空能力,更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洋奶粉在国内的消费者信心指数。
王利:现在消费者信心在国内,确实被搞得确确实实有点彷徨了,它这接盘之后,因为惠氏是做药的,它会把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认同再进一步的提升,它会宣传我是用制药的技术来进行生产。
而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则不愿意多谈外资奶粉并购的事,他说当前讨论外资品牌的分分合合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关键是如何振兴民族乳业。
魏荣禄:民族奶业怎么样去健康发展是当前一个最大的事儿,不是一个什么企业之争的问题,也不是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的问题,这是我们民族奶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事。
目前外资品牌从原料、包材、包装机械和添加剂四个方面控制着我国乳制品行业。民族乳业受食品安全事件影响,要想恢复消费者信心恐怕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