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私募股权基金首现并购市场 长城国汇举牌国农科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07月22日04:25

  每经记者朱秀伟

  7月20日,深圳本地股中的“三号人物”国农科技(000004,收盘价13.59元),被来自深圳的两家有限合伙企业举牌。截止到7月18日,一致行动人深圳长汇投资企业(以下简称长汇投资)和深圳诚汇投资(以下简称城汇投资)合计持有国农科技5%股份,达到举牌标准

。这已是国农科技一年多以来第二次被举牌。

  在全流通时代,举牌并不少见,尤其是同行举牌同行,如宝安举牌深鸿基、茂业系举牌商业城等。但此次举牌国农科技的两家企业刚成立不久,似乎并不是纯粹的产业资本。本次举牌到底是短炒一把,还是另有目的?

  经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上述两家合伙企业真正的“东家”是一家名为长城国汇并购基金的私募基金。

  耗资5000万举牌

  因为资本活跃、市场化程度高,深圳本地股历来是举牌或被举牌最多的标的。1991年上市的老牌深圳本地股国农科技又一次被举牌了。

  举牌的“主角”有两个,分别是长汇投资(有限合伙)和城汇投资(有限合伙),两家公司的住所均为深圳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系一致行动人,首席执行官同为宋晓明。

  离招商地产全部卖完国农科技股票不到半月,长汇投资开始持续买入国农。其首次买入发生在2011年1月12日,最集中的时段则是今年6月,共买入113.59万股。截至7月,长汇投资持有公司的股份已达394.24万股,占上市总股本的4.69%;城汇投资在7月买入26万股,占总股本的0.31%,两家合计持有420.24万股,刚好达到5%的红线,按12元均价计算,总共动用资金超过5000万元。

  对于持股目的,举牌的人的解释是:“为了满足自身战略发展需要。根据产业整合的需要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继续增加其在国农科技中的股份。”

  私募基金浮出水面

  梳理近年来A股举牌的情况,举牌方大都是产业资本,一般对同行实施。比如茂业系举牌的多只股票大多都有商业资产;姚氏兄弟去年举牌深振业一度引发股权争夺战,而姚氏兄弟在深圳同样拥有大量房产。宝安举牌深鸿基亦如此。

  本次举牌,尽管对外解释为“产业整合的需要”,但一位投行人士在分析举牌方工商资料和股东背景后认为,“博取差价、炒作可能性大”。

  工商资料显示,长汇投资成立时间是2010年11月12日,核准日期为2010年12月28日。从股权结构看,除深圳市长城国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3.33%股份外,其余股权被几十位自然人持有,最低的一位只有0.01%的股份。

  相比长汇投资,诚汇投资成立的时间更短,为2011年3月21日。股东总数近50位,持股也极为分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一家以有限合伙形式存在的私募基金浮出水面。

  “长城国汇并购基金今日发布公告:‘举牌收购深交所上市公司国农科技,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根据产业整合的需要继续增持股份"。7月20日晚,经过新浪认证的长城国汇并购基金首席执行官宋晓明在其微博中如是说到。

  明明举牌是长汇投资和城汇投资,为何宋晓明却说成是长城国汇并购基金?

  记者查阅深圳市长城国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网站,长汇投资、城汇投资所对应可能正是长城国汇并购基金I期和II期。

  首先,前述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两家有限合伙企业成立时间分别是2010年12月底和2011年4月底。而长城国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长城国汇并购基金I期和II期完全相同。

  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宋晓明,他表示长汇投资、城汇投资就是长城国汇并购基金I期和II期。

  宋晓明:举牌出于战略并购目的

  私募举牌一家上市公司在A股历史上是第一次。但背后依然有蹊跷之处。

  “城汇投资,也就是II期突然买入26万股,达到举牌红线,是否有用举牌引发股权争夺战预期,从而吸引外界买入推高股价的可能?”深圳某私募人士质疑到。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截至6月15日,长城国汇并购基金I期净值只有0.95元。

  他还认为,“根据规定,举牌之后股份要锁定6个月,资料显示I期规模为8802万元,那么按照目前持股,I期至少有一半资产压在了国农科技上,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不能很快通过二级市场卖出,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我们跟传统的阳光私募不一样,我本身是PE,是做产业整合的。买国农科技,我们不单是把它作为股票投资,这是一个战略并购的目的,我们只是看到这个企业比较好,把他并购,让产业并购的需要能顺利实现”。宋晓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解释道。

  “公司业务无任何亮点,这种做法我认为就是在国农科技赌重组。”另一分析师认为,但安庆乘风制药通过收购成为国农科技大股东后,重组却迟迟未见动静。

  对于赌重组的说法,宋晓明的解释是:“我们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因为长城国汇本身是做产业整合的,我们投一个项目的时候,是研究过之后,能够作为产业并购的平台我们才会投资,否则是不会的。”

  未来是否会继续增持取得控股权?他表示要看情况,“我们对国农的医药和地产都比较重视,但下一步的发展,我们也没法预测,只能是有这个产业整合思路,是否合适接下来要跟上市公司、主管部门沟通,合适的话才会考虑控股的问题。”

  敢于如此重仓持有,或许该基金的管理人掌握了不为人知的消息,但显然这无从考证。不过从改公司介绍看,其团队“阵容”强大,特别是顾问团队。

  资料显示,公司董事长名张兰永,曾供职央行,后在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兰州办事处,基金经理为宋晓明,曾供职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是岳阳恒立的董事长。

  除此之外还有知名经济学家夏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保民,中山大学副校长喻世友等知名人士担任其顾问。

  事实上,这不是国农科技第一次被举牌。重庆长龙农业开发公司去年举牌国农科技后,目前已悉数卖出。

  上述举牌方及其背后的私募基金未来还会有什么动作?《每日经济新闻》将继续跟踪。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