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食用油要代替猪肉领涨物价?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彭斐
2011年07月22日14:47
意料之中地,食用油涨价了。
意料之中地,食用油涨价了。

  6月底,限价令期限已到,各方食用油涨价的声音风起。随之而来的涨价,限价,否认,推脱再涨价犹如肥皂剧一般令人应接不暇。然而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以广州为例,在记者走访的超市和零售市场中,多个品牌食用油的 确已在6月份的基础上提高了价格,个别品牌花生油涨价甚至超过10%。在“飞猪”引领CPI6月达到6.4%之后,食用油要“交替领跑”CPI的猜测开始发酵……

  鲁花,食用油涨价旗手?涨价潮一触即发

  自去年底部分食用油企业被要求限价以来,7月上旬,鲁花打响食用油涨价第一枪。鲁花集团有关人士公开表示,公司旗下花生油涨价5%,此外取消花生油的促销活动。此举引发新一轮食用油涨价潮担忧。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企业所面临生存压力来看,后期食用油价格不会有太大的下跌空间,涨价是大趋势。

  三大企业谨慎对待鲁花涨价

  公开报道显示,为了抑制通胀预期,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约谈"中粮、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等企业,要求其小包装食用油在今年3月底前必须保证油价平稳,供应充足。之后,"限价令"又被延期至6月底。

  在食用油限价令被执行近半年后,鲁花成为第一家公开宣布食用油涨价的大型企业。

  东方艾格粮油分析师陈丽娜7月11日对记者说,鲁花不在"约谈"对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涨价。金龙鱼和福临门在限价中,说明国家考虑的可能主要是豆油,而鲁花主要生产花生油,受花生原料价格猛烈上涨和限价令到期的影响,率先提价。

  截至7月11日,除鲁花外,其他食用油企业尚未公开表示涨价。不过,有观点认为,在鲁花花生油试探性涨价后,如果相关部门放松价格管制,势必引起食用油企业"跟风",从而引发涨价潮。

  “我不掌握情况,具体是由下属粮油公司决定,不过,他们不一定方便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经营上的事情很难说。”中纺集团新闻发言人、战略部总经理张涌7月11日对记者说。

  记者随后又致电益海嘉里公共事务部北区负责人,其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据一位接近益海嘉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自从鲁花食用油涨价以后,益海嘉里对待该问题非常谨慎。

  中粮集团7月11日对记者明确表示,福临门品牌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中粮同时表示,将通过优化管理,提高产能和效率,控制成本,供应高品质产品,维护市场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前,有消息称,国家在5月份以低于市场价格定向给中粮、中纺、益海嘉里、汇福、九三粮油五家企业抛售临储大豆212万吨。

  “国储定向低价抛售减轻了企业的一些成本压力。目前限价政策到底何时取消,官方还没有给出正面回应。这是大的粮油企业不敢贸然涨价的缘由。至于后续是否涨价,他们可能还要更多看政府的导向。”陈丽娜说。(中国经济时报)

  停涨通知停不了涨 花生油价格再上扬

  自7月11日发函停止涨价后,鲁花花生油各地批发、零售价格再次松动,出现上调迹象,相比6月最低价格,最高涨幅达20%。有分析认为,基于猪价同比涨幅对CPI的拉动在7月开始大幅减弱,预计8月食用油价格放开的概率较大。

  多地鲁花价格上调

  继7月11日接到鲁花停止涨价的通知以来,北京部分超市的鲁花花生油恢复了原价。然而,记者调查获悉,京城粮油批发市场的反应却远没这么“迅速”。

  新发地双桥市场监测显示,截至7月19日,鲁花花生油5升装的批发价为114元/桶,与6月份最低时期的每桶95元相比,涨幅达20%。

  日前,记者从北京玉泉路粮油市场获悉,作为花生油市场的 “老大哥”,鲁花近日采用捆绑销售方式,每箱(5升×4桶)附带4瓶500毫升装葵花油的赠品,批发价格为444元。据商家介绍,不带赠品的卖价在424元左右,较涨价之前每箱批发价格400元左右上涨约24元,涨幅约6%。

  玉泉路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处于消费淡季,花生油销售量较小。加上各商家涨价前存货数量不同,所以上涨幅度有高有低。不过,此次提价是上游行为,所以随着商家库存量的消耗,其上涨幅度也将趋于一致。

  除了批发价格,根据媒体报道,全国多地鲁花终端销售价格也出现上调。

  记者7月19日在中华油脂网了解到,鲁花花生油在河南郑州已悄然涨价,5升装5S压榨一级花生油从原来的105元,涨到现在的129.9元,涨幅达23.7%。之前,郑州某大型超市内,鲁花花生油曾断货半个月。“7月16日超市上货时,进价开始调高,差不多整个郑州新上的鲁花花生油都已经涨价了。”该超市柜台销售人员表示。

  而据中新社消息,山东潍坊部分超市内的鲁花、龙大两个知名品牌花生油价格有所上涨。其中,鲁花5升装一级压榨花生油,由原来的105.9元/桶上调至118.9元/桶,龙大5升装压榨一级花生油由原来的99.8元/桶上调至105.8元/桶。

  同时,根据三秦都市报报道,西安胡家庙附近某超市,鲁花5升装5S压榨一级花生油是129.9元,并赠送500毫升的鲁花浓香葵花油或者鲁花坚果调和油。工作人员表示,零售价上调、赠品销售也是厂家的意思。

  成本推涨食用油

  近期,部分生产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小幅调高食用油零售价格。虽然“打响涨价第一枪”的鲁花集团给予否认,但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却已整体上浮。

  7月1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发布的商务预报显示,此前一周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比之前一周上涨0.5%,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6%、0.6%和0.4%。

  北京新发地双桥市场分析人士介绍,花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上升以及部分经销商“惜售”所共同造成的。

  北京玉泉路粮油市场相关负责人认为,此轮花生油提价,不是购销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原料花生上涨幅度较大,成本性压力推动了花生油价格走高。

  齐鲁证券认为,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是众多食用油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基于猪价同比涨幅对CPI的拉动在7月开始大幅减弱,预计8月食用油价格放开的概率较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彭斐)

  多种食用油提价:涨幅最高超10%

  7月19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广州零售市场的多个品牌食用油的确已在6月份的基础上提高了价格,个别品牌花生油涨价甚至超过10%。不过,为了减少消费者对“涨价”的顾虑,多个食用油品牌商在超市专柜都纷纷推出“打折”让利吸引消费者。

  多个品牌食用油价格上涨

  7月19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好又多、百佳、吉之岛等多家超市发现,部分食用油确实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其中,今年7月份之前售价107元左右的鲁花5L压榨一级花生油,目前在超市里面的售价已经去到119元—124.8元/5L。而在7月12日售价89.9元的5L装多力葵花花生油昨天的价格已经是107.80元。住在天河区的陈女士说,“最近买的5L多力葵花籽调和油现价92.5元/桶,前一个月还是70多元/桶。”

  记者走访中发现,除了鲁花之外,胡姬花、金龙鱼的个别类型食用油也在悄然涨价。其中,有超市的4升装胡姬花特香花生油从6月的79.9元涨至了92元,金龙鱼调和油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不过,为了减少消费者对食用油的“涨价顾虑”,在一些超市食用油专柜,有不少食用油争相打促销牌。在一家超市,4升装金龙鱼压榨一级特香花生油原价为89.8元,现做活动降价为78.8元。家住在黄花岗的陈女士听说有促销活动就来买油“一直都是买金龙鱼的油,有促销要省10多块钱。”在百佳超市,鲁花、多力、金龙鱼也都推出了买大瓶送小瓶的活动。

  与大超市相比,一些社区超市的食用油涨价幅度则相比较小一些。记者在天河、越秀等不同社区超市的食用油专柜发现,小超市的价格上涨没有大超市那么大,一家超市里面鲁花5L压榨一级花生油的价格为115元,比超市要便宜一些。超市工作人员表示,社区超市因为人力成本等相对较低,因此涨价幅度会小一些。

  成因原料成本上涨助推涨价

  “油企扛不住成本上涨的压力,食用油确实有所涨价。”据广州行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去年12月以来,尽管大豆、毛油、人力成本持续位于高位,但在国家发改委的约谈下,食用油限价令延续半年之久。近日,花生价格持续上涨,以花生油为主打产品的鲁花终于扛不住了,决定旗下花生油涨价5%,目前涨价通知已经在全国下发。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我国花生减产,且质量有所下降,价格上涨之下,农民反而更为惜售。去年,花生上市时的价格在每吨8400元左右,但目前用于榨油的花生价格涨到每吨10000元以上,作为食材的花生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5000元,业内人士称花生的价格过去一年几乎翻倍。此外,人工、物流以及电力等多种生产成本均在上涨,使其盈利压力增大,最终选择涨价。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花生价格一路高涨,从去年每斤3~4元,到目前的6~8元,几乎翻了一倍多。2010年,花生上市时的价格在每吨8400元左右,目前用于榨油的花生价格涨到每吨10000元以上,作为食材的花生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5000元,业内人士称花生的价格过去一年几乎翻倍。花生价格上涨也是造成食用油的成本上涨的重要原因。(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实习生 骆薇)

  谁在幕后操纵食用油涨价?

  食用油市场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限价、涨价、否认、推脱……还夹杂着公众的普遍质疑。如今,政府限价令刚过,食用油市场立马乱了套,各种涨价说甚嚣尘上,核心的理由都是为涨价铺路,但不小心却露出了马脚。

  市场乱象整晕消费者

  在这场涨与非涨的市场混乱中,鲁花集团无疑成为了众矢之的。各方消息均称鲁花是近期第一个公开宣布涨价的企业,也是打响食用油限价令解除后涨价第一枪的始作俑者。

  有卖场负责人向记者反映,其接到鲁花集团的商品调价通知,要求鲁花压榨一级花生油5公斤装产品的市场价从119.2元上涨到127.2元,涨幅约6.7%;5升装产品上涨至115.3元,涨幅5.6%;而4升装则上调至99.4元,涨幅达7.6%。紧接着,各地媒体均曝出卖场和超市接到鲁花提价通知的消息,涨幅普遍高于5%,引发了各地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四家国内食用油巨头企业在今年3月底前必须保证油价平稳。4月,备受原料成本压力的食用油企业又接到发改委的建议,希望6月底前再次暂缓提价。如今,限价令刚过,鲁花旋即提价,难怪会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是,鲁花提价仅过去一天,又有消息称,各大超市再次收到鲁花集团的调价通知,只不过此次是调低价格。消息人士透露,“7月10日只涨了一天,当天就再次接到鲁花集团的通知,说不能涨价,7月11日花生油价格又降了回来”。而14日,又有商家表示,再次得到鲁花方面确认“涨价照常执行”。到底要不要涨?明涨还是暗涨?这种涨降不定,让消费者的神经一再受到挑逗,引发的反感可想而知。

  同时,鲁花方面的表态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其集团业务部相关负责人称:“集团没有对外说过涨价,终端涨价不一定代表厂家的真实意图,有可能是超市自己的行为。”这与鲁花某相关负责人此前“调价5%也无法抵消花生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的承认提价表态完全相悖。

  此外,鲁花近日还采用过捆绑销售方式,即每箱(5升4桶)附带4瓶500毫升装葵花籽油的赠品,而批发价格由涨价之前的400元上涨为444元。但是据商家介绍,不带赠品每箱售价为424元,较之前上涨24元,涨幅为6%。鲁花改口否认涨价后,解释为 “捆绑销售”引起的价格调整,但是之后对于“捆绑销售”也开始保持沉默,还将涨价行为推到超市等终端身上。

  “成本压力与日俱增”说

  鲁花率先涨价招来骂声一片,但是其也为涨价找出了最好的理由:成本压力。鲁花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花生油主要原料的花生价格从2010年的每吨8400元涨至目前的10000元以上,加上人工费用、电费、物流费用都有上涨,鲁花集团盈利压力较大,即便调价5%,也不一定能抵消花生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据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去年花生主产区降雨量偏大,导致花生产量下降,价格上涨,目前市场上花生米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14.3元,同比涨幅高达71.26%,导致花生油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大豆原料的成本也已经超过4000元/吨,加工企业每加工1吨大豆,平均要亏损100-400元。所以,他认为,鲁花提价是成本上涨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而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也是众多食用油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曾表示“不在微博上谈工作”的鲁花集团品牌总监初志恒在鲁花成为众矢之的后,终于也耐不住寂寞,在其个人微博中向公众出了一道算术题:“收购一斤花生6块钱,一斤花生的出油率是40%(不算人工成本,不算管理成本),问:一斤花生油应该是多少钱?”难掩其对公众质疑鲁花涨价的不满。

  由此推算,一斤花生油应该是15元,而按一升油约为1.6斤计算,市场最受欢迎的5升装产品仅原料成本就约为120元,而目前在超市中销售的鲁花压榨一级花生油(5升)定价为105.9元。看来,初志恒是想用数字证明其产品成本倒挂的情况,该集团另一位工作人员还对外表示,这种倒挂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让鲁花不堪重负。

  益海嘉里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其实食用油企业的发展压力都很大,其集团产品自去年11月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吨基础油亏损额度高达1000元,但是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会轻易调价,近期也没有提价计划,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减少成本。但是他还坦承,实际上其他途径根本不能缓解成本压力。可见,其对产品涨价的渴望程度并不亚于鲁花。

  此外,初志恒还在微博中发布一连串反问句称:“房地产有限价令吗?石油有限价令吗?钢铁有限价令吗?电有限价令吗?猪肉有限价令吗?为什么只有一个行业有限价令?”其实他所指的“只有一个行业有限价令”是之前国家对食用油领域的限价政策。而其这些反问中对食用油限价令的不满情绪可见一斑。

  “企业为提价铺路”说

  食用油原料价格集体冲高,为何独有以花生油为主打产品的鲁花率先扛起提价大旗,是否因为成本上涨倒逼企业到了不涨不可的地步?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分析称,虽然目前花生油的主要原料花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再加上人力成本、通胀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花生油生产成本增长较大,然而花生油属于食用油等级中最高的天然食用油,其面向的主要是高端消费人群,其价格中还会有部分利润空间,尚未到非涨不可的时候。

  而近期国家粮食局对全国油脂储备的调查情况也显示,食用油储备量充足,其主要原料来源的粮食市场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可是,本应保持安静的食用油市场为何一反常态,涨声一片?鲁花又为何做出先承认后否认的举动呢?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鲁花这么短时间内先涨后降,可能是迫于媒体报道的压力,因为目前发改委对基本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还是很重视的。在价格越来越敏感的时候,企业和商家都拿不定主意涨还是不涨,既不想再承受成本压力,也不敢轻易挑战消费者接受的底线,更不敢在国家价格调控敏感时期顶风作案,所以就出现了这种一而再的试探市场反应的行为。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能并没有真的提价,只是在食用油的销售淡季事先放出涨价风声,等到旺季到来时即达成提价事实。“此举有利于事先给消费者心理准备,等到真正提价时,不会因为消费者的反感而对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实,每年的6-8月,按照市场规律食用油的需求量会有所下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食用油销售淡季。

  该人士还认为:“此举与去年轰动一年的茅台涨价的情形如出一辙,可以说食用油在炮制高端白酒的涨价手法。”据了解,去年年初即传出茅台涨价的消息,随后茅台产品价格一路高涨,不可抑制,终端均称接到了厂家的提价通知,但是企业坚决不承认提价行为,双方还出现了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形,至今也没法确认孰是孰非。

  茅台酒的价格攀升了一年,虽然多次碰触到消费者的底线,但是几次三番的提价过后,使得涨价成为一种常态,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不断上升。到年底时,茅台价格已经居高不下,某些区域市场甚至翻番,在此情况下,茅台公司顺势发布公告,将旗下产品的出厂价格一口气提高20%,却并未引起市场的太多反对。

  “商家促销、囤货”说

  虽然鲁花表态“企业并未涨价”,各大食用油企业也做出承诺“不会跟风涨价”,但是消费者对食用油价格是否变动仍存有疑虑。有分析指出,在这场涨价风波中,商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商家为了提高销量而放出涨价风声”。

  该人士指出,追逐利润是商家的本性,在食用油的销售淡季,销量下滑势必会影响到商家的收益,所以其必定会想方设法提高销量,卖场和超市一般都是以促销活动来打开销量,但是这些常规做法已经没有新意,消费者的敏感度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商家另辟蹊径利用消费者在消费品涨价前大量囤购的常规思维,以涨价风声来促使消费者选购,进而提高销量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然而消费者的囤货也必然带动市场的连锁反应,使食用油市场混乱一片。

  另外,中粮集团武汉分公司某内部人士还向记者透露称,消费者囤货有可能会引起商场抢购现象,从而产生断货情况,使供求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引起价格的波动。据悉,近日来全国即有多个区域市场传出食用油断货消息。“然而消费者抢购毕竟还是小范围的,但是如果掺杂进商家囤货和资本炒作的话,那么食用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就不会以市场调节为依据了。”该专家担忧地说。

  据称,消费品消费旺季到来之前,都会有经销商、代理商大量囤货的现象,他们在淡季产品价格较低的时候采购,而在旺季价格高涨时出售,以赚取更多的差价。这种囤货都是数量庞大,对市场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加之年初食用油涨价预期强烈,被国家调控半年之后,这种预期有增无减,所有消费品之中,食用油提价潜能最被看好,所以今年的囤货情况或许会比往年更甚。同时,这种情况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进入,所以市场情况或许更为糟糕。

  食用油价格涨势如何

  食用油先涨后降的市场情况,使有些人产生了“食用油涨价只是虚惊一场”的感觉,但是专家却认为,各种信号均显示,食用油价格上调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程度,涨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6月CPI(消费价格指数)已达6.4%,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油脂价格1-5月上涨了13.1%。早前CPI连续三个月超过3%时,即有评论指出,中国须忍受更高物价上涨率。如今食用油全面提价虽并未开始,但是看起来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必然。

  虽然国家可以通过调控来抑制食用油上涨趋势,但是目前情况下,不少食用油企业都处于一种薄利甚至亏损的状态,企业虽然响应政府政策,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并不可能长期接受亏损状态。一位期货分析师表示,长期限价会对企业生产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预测显示,2011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2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60万公顷,减幅为6.8%;预计2011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减少120万吨,减幅为7.9%。这种食用油主原料产量的减少,也势必会加剧油企成本压力。

  分析认为,长期调控的路子走不通,最终还得交由市场调节,目前几乎所有的消费品价格都在上行通道中,单单控制食用油价格也不合情理。“在通胀预期下,食用油涨价也是早晚要进行的。”(北京商报,记者 李冰)

  食用油涨价将成通胀新诱因?

  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创出三年来新高6.4%的同时,又传来食用油、奶粉、运动服、月饼等消费品酝酿涨价的消息。

  颇具戏剧性的是食用油。传言涨价的某品牌食用油在全国多地出现价格上调,持续不久后便再度下调。记者走访了北京一些超市和粮油批发市场,发现该品牌食用油价格曾经有所上调,而涉及其他品牌的食用油的明显涨价现象并未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花生等主要原料价格一涨再涨、汽油价格多次上调造成运费不断上涨以及人工等其他费用上涨等,食用油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业内人士称,一旦有关部门的“限价令”不再延期,食用油价格补涨的可能性较大。

  在新因素酝酿的同时,旧因素上涨的压力也并未彻底缓解,猪肉、淡水鱼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仍未止涨。农业部监测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的“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较6月下旬明显提升,显示食品价格继续上涨。

  非食品价格走势同样不容忽视。来自中金公司的分析说,从消除季节因素后的趋势环比来看,非食品价格上涨趋势尚未见顶。

  通胀何时见顶 调控将向何处?

  在新旧涨价因素压力未释的背景下,此前多方预计将见顶回落的通胀形势短期恐难言缓解。

  此间有专家分析说,当前尚难断定CPI见顶,从目前态势看,如果食品价格继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则CPI同比就可能创新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认为,10月份之前CPI都将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运行,一不小心还会再创新高,11月份之后可能会回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持有类似观点,他分析指出,成本推动是物价创三年内新高的主因,PPI(工业生产出厂价格)向CPI的传导压力在持续,而新涨价因素的走高将使得三季度的平均物价水平不低于二季度。

  关于全年通胀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分析说,本轮通胀是成本推动和前期刺激性计划超额货币投放的副作用等因素共同导致的,通胀性质复杂化和长期化,使得本轮通胀调控至少具有中期化的特征,全年通胀形势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

  而在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看来,最近两个月CPI增幅的上升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和鱼类产品价格走高,根本通胀压力已经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根本通胀压力可能保持温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一些降低食品蔬菜流通费用的措施作用正在显现,预计物价在六七月份达到高点后将逐渐趋稳。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则认为,今后一两年内,非食品价格上涨可能成为常态。

  控通胀仍将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种种迹象显示,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控通胀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政策首要任务。

  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并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撰文表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突出和重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稳定。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计,未来几个月视通胀和增长走势还有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但较上半年将显著放缓。(重庆商报)

  (本文综合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网、南方日报、北京商报及重庆商报等媒体稿件)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