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人民币升值抗通胀获首肯 操盘人易纲面临政策两难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钱秋君
2011年07月23日10:47

  2011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六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踏步上行92个基点并突破了6.46关口,报6.4592元,再度刷新汇改以来的纪录。人民币对美元自2005年7月启动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已达25.56%。

  六年前,人民币兑美元还维持在8.27附近,从“8”到“6”,意味

着中国外汇市场经历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也朝着改革的方向前进。

  六年间,中国经济一路颠簸走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较快升值、基本稳定和弹性增加三个阶段,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未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一波三折六年路

  2010年6月,人民币二次汇改,当年兑美元升值了约5.74%。今年,机构普遍预测“人民币2011年升幅在5%”,而前六个月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已经上涨了2.45%。

  今年6月以来,平静数日的即期市场多次高开,在招商银行外汇分析师刘东亮看来,这多少显示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决心”仍较大。

  外管局发布的关于顺差的报告,也助燃了短期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6月16日,国家外管局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0》预测,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较大顺差,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性。

  六年间,人民币走得一波三折。

  2005年7月,央行提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经济受到了重创,人民币再次盯住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水平长期维持在1∶6.83附近。此时,人民币汇改第二波实际上面临暂停,直至2010年6月18日汇改再起步,情况才得以改变。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机制。只不过因为危机或其他因素,才有了这么多插曲。”易纲感慨颇深,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说,“但是,这个方向是中国最好的选择,这个方向我们应该坚持。”

  2010年6月,争论最多的是,人民币应当小幅缓慢升值还是一次性升值,人民币到底被低估了多少。事实上,汇改重新启动以来,以中间价为计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5%,仅2011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就已经超过2%。而人民币升值更大的“收获”是越来越体现出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而非仅盯住单一美元汇率。

  汇改已经进行了几轮,人民币升值预期是不是已经减弱了?易纲亦有自己的理解:“应当说压力已经减弱很多。现在,我们不具备汇率大幅波动的基础,有条件保持灵活的汇率机制,也可以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抗通胀获首肯

  在当前输入型通胀和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人民币升值被寄予了更多的抑制通胀的希望。事实上,监管层已多次释放信号,试图通过升值来抑制通胀,并获得首肯。

  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一次会议上,把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列为政府为控制物价应当更好利用的多种工具之一。

  外管局局长易纲亦肯定,如果不是人民币升值,2005—2008年间,中国物价的上涨还要严重得多。至少,这时候人民币升值20%,对于输入型通胀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央行首先行动。6月,在发布的2011年金融稳定报告中,将“汇率抗通胀”正式写入其中,并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随后7月20日,外管局指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但人民币升值真是抗通胀的一剂良药么?

  外管局综合司巡视员王允贵认为,理论上人民币升值能够使油价、铁矿石价格降下来,但实践表明市场传导机制并不顺畅。其原因在于,“由于垄断等因素,人民币升值收益可能变成了个别企业的利润,因此还要解决产业组织问题,单靠人民币升值不能抵消输入性通货膨胀。”

  同样质疑的还有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认为国内当前通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但通过升值一方面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加大国际热钱流入国内,两者叠加造成国内流动性更加泛滥。”

  如此一来,随着人民币渐进升值,“热钱”成了不能逃避的现实。央行今年以来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用以对冲外汇占款。

  央行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6月新增外汇占款2773亿,依然处于高位。而此前5月新增外汇占款更是达到3764亿元。

  政策面临两难

  而多个采访对象向记者提及,汇改效果之所以明显,通胀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另一因素,是美元持续贬值造成人民币被动升值。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通胀与汇改是相互作用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和通胀是有联动性的,人民币升值的现实以及未来持续升值的预期,都是海外资金流入国内,尤其是人民币基准利率高过美元、欧元。因此,海外资金的流入倒逼央行多发货币,从而加速了国内的通货膨胀。”

  以人民币升值应对通胀,却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曾明确表示,如果国内需求是通胀的主要来源,那么本币升值将会加大通胀压力;而反之如果输入型通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那么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通胀。

  沈明高指出,比起那些小而开放的经济体,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仅仅通过汇率政策抑制通胀,是行不通的。

  原因在于中国通胀因素复杂,既有劳动力成本因素,又有农产品价格因素,这些都不能完全通过汇率工具解决,“关键是,供监管层的选择太少,而让人民币一定幅度升值引导通胀是不得已而为之。”沈明高对记者表示。

  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先加息后升值,解决通货膨胀”,并解释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提高利率。有必要的话,再提汇率。若不断小幅提高汇率,则会加剧房地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