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纳入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的企业起点标准已由以往的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人民币抬高到2000万元。这意味着工业统计调查更多是向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倾斜,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现实经营困境,无法在统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近日,汇丰银行公布了最新的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7月PMI初值(预估值)降至48.9,低于上个月50.1的终值,且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据7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PMI数值降至50以下往往就意味着整体经济开始由“景气”显露出衰退迹象。但对资本市场而言,PMI数值能否守住50,实际是一个心理关口。其对经济中长期趋势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不能过度解读为“国内宏观经济出现拐点并将步入衰退期”。
其实,相比于7月汇丰PMI预估值本身的变动,更值得公众关注的应是汇丰PMI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数据间逐渐扩大的差异。从今年起,纳入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的企业起点标准已由以往的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人民币抬高到2000万元。而在汇丰PMI指数调查样本中,70%为中小型企业。这就意味着,相比于汇丰,国家统计局的工业统计调查更多是向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倾斜。也正是这种统计数据来源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最终统计结果上的差异。
然而,人们应当引起警觉的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现实经营困境,无法在统计中得到充分体现,甚至有被人为忽视的风险。甚至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业数据中,这一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现实。
今年上半年,除国有金融类企业之外的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256.8亿元,同比增长22.3%,也正是在国企抢眼业绩的支撑下,上半年经济数据中的工业产出项目出人意料地实现同比15.1%的强劲增长。可实际上,自4、5月份起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迅速蔓延开来,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却没能在官方统计数据中得以充分暴露,自然也使得经济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做出应对。
诚然,大部分为民营企业的中小企业虽不能在工业产值和经营利润等指标上与大型企业相比拟,但作为吸纳就业的支柱,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不仅不应在工业统计调查中被忽略和抹杀,反而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而这正是汇丰PMI数据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沈旭文(北京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