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私募激辩“黑天鹅”事件 高铁股下跌是否结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朱秀伟
2011年07月31日10:10

  每经记者 朱秀伟

  今年,一起起“黑天鹅”事件(突发小概率事件)意外地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中也包括标榜价值投资的基金,如双汇发展华兰生物及部分高铁股都是机构重仓股。从龙虎榜数据来看,夺路狂逃的正是这些机构。

  “黑天鹅”事件如此频发,有哪些值得

我们反思?“黑天鹅”与价值投资是否矛盾?遇到“黑天鹅”事件应如何应对?本周《每日经济新闻》邀请国诚投资咨询公司投资总监黄道林、深圳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镝、深圳挺浩投资总经理康浩平、深圳太和投资基金经理王亮和广州斯达克基金经理黎仕禹就此展开讨论。

  如何应对“黑天鹅”?

  NBD: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如果你持有的股票遇到前述的“黑天鹅”事件,你会怎么样做?

  黄道林:在我的估值体系中,构成股价的四个元素是基本面、技术面、情绪面、突发因素,我们不可否认股价中突发因素的作用,但这个因素的作用是短期的,最终还是要回归本来的趋势。我会根据原来的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

  仇天镝:我的投资策略是买景气行业,今年没有持有上述板块股票。但是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如果遇到这样的事,第一反应就是卖出。这样的事件肯定会给投资者心理会带来一定冲击,下跌是难免的,另外有很多高铁股有H股,是可以做空的。

  康浩平:一般来说,一个偶然的事件不会对行业产生致命的逆转。比如高铁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停止,下跌或许是很好的介入机会。如果持有的公司估值非常便宜并且有前景,可以选择坚持;但如果这个事件有可能摧毁一个公司,或这个公司估值本来就不便宜,那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选择放弃。

  王亮:如果我持有的高铁股暴跌,我肯定在第一时间斩仓,然后观察事故背后的原因,再作是否择机买入的判断。如果是因为某些技术原因引起的,那么相关上市公司可能会陷入长期困局。

  黎仕禹:首先要评估影响到底有多大,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消除负面影响,该公司是否有能力应对该事件。评估之后,就可做果断操作。高铁事件给投资者带来的心理冲击大于事实冲击,我们国家也不可能因噎废食,所以优质的高铁股可以持有。

  NBD:你曾经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的?

  黄道林:我有很多经历。如果这类股票之前的趋势是向上的,我会认为这是一个建仓的机会;如果之前的趋势是向下的,我基本上不会持有这类个股,比如高铁板块我们早在今年2月就清仓了,因为高铁从2月中旬以来一直在下降通道中。

  仇天镝:我以前买过有高送预期的个股,结果公司公告不送,该股开盘后低开,我第一时间就选择卖出。

  康浩平:遇到过两次。第一次是2009年7月买入软控股份(002073,收盘价19.78元)不久,就遇到轮胎特保案,但当时我选择了坚持,最终证明是对的。因为特保案虽然短线对中国产品出口产生冲击,但长期看对这个行业影响不大。第二次是尼美舒利事件,事件发生后康芝药业暴跌,我第一时间选择放弃,因为这个事情可能摧毁这个公司,而且这个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王亮:我奉行价值投资,买入的时机都是在暴跌之后,下跌空间往往已经不大了。

  黎仕禹:2006年7月份以前,不管是宏观大势还是个股基本面技术面分析,登海种业(002041,收盘价21.76元)都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标的,但后来公司爆出“登海605”被农业部封杀等负面新闻后,股价遭遇3个跌停板。当时经评估之后,我卖出一半,之后一直观察,一年多后,确认市场和公司都经受住了事件的磨炼,2007年年末再次增持该股,并获得不错的收益。

  “黑天鹅”只是运气问题?

  NBD:有人把“黑天鹅”完全归为运气问题,但最近黑天鹅事件频频爆发,你认为有那些因素值得反思?

  黄道林:“黑天鹅”当然是一种运气,这次“7·23”高铁追尾事故是不可测的,突发事件对股市的影响基本上助涨又助跌,关键要清楚板块所处的大趋势是什么。

  仇天镝:对投资者,尤其是中长线投资者来说,“黑天鹅”事件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果比较关注新闻,从一些媒体上嗅到一些敏感的东西,可以提前减仓,但像高铁这种突发事件确实难以避免。

  康浩平:如果是集中投资,遇到“黑天鹅”事件就可能产生巨大亏损,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组合投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操作,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王亮:“黑天鹅”事件与运气无关,市场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媒体、情绪、社会关系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A股投资者不能简单做长期持股,还要关注背后的投资逻辑。

  黎仕禹:“黑天鹅”事件不能完全归结于运气。作为一个职业的投资者,对于选择的投资标的应做到深入了解基本面,突然事件发生前往往会有各种迹象可寻,只要保持关注,很多时候可以避免风险。

  价值投资与“黑天鹅”相矛盾?

  NBD:不论是双汇发展、华兰生物,还是最近暴跌的高铁股,以传统眼光来看都是很好的价值投资标的。价值投资与频发的“黑天鹅”事件,是否存在矛盾?

  黄道林:价值投资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关键。如果股价透支了价值,没有“黑天鹅”事件,股票一样会跌,像高铁年初的炒作实际上已经透支了高铁板块的价值,我认为“黑天鹅”事件和价值投资没有矛盾。

  仇天镝:价值投资和“黑天鹅”事件虽然是矛盾体,但也是机会,有些板块遭遇“黑天鹅”事件后出现大跌,给价值投资者带来低吸的最佳机会,如双汇发展从87.17元跌至55.60元,很多机构大量买入,目前股价涨到73元多。

  康浩平: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投资医药股有可能遇到打针致死的风险,投资食品饮料股有可能遇到三聚氰胺事件,但这些事件大部分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三聚氰胺事件等就是买入伊利、蒙牛的机会,所谓危机中孕育机会就是这个道理。

  王亮:以前看到三鹿、双汇的食品安全事故,我就在想,这种恶劣的安全漏洞早已有迹可循。其实,高铁有风险也是很多交运研究员的直观感受,可是我们什么都没做。说简单点,对行业了解不深,对公司了解不深,早晚会遇到这种巨大的亏损。价值投资,本质上是很少会遇到“黑天鹅”的。

  黎仕禹:在选股时坚持价值投资,选出好的标的,再结合市场内在变化规律来进行操作,获利是意料中的事。价值投资与“黑天鹅”事件并不冲突。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