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定向增发私募脱颖而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罗震
2011年08月15日03:51

  今年以来,由于业绩不佳,私募行业似乎星光暗淡。不过博弘数君旗下的定向增发系列基金却逆市获得了34.41%的收益。由于定增系列基金表现优异,市场对该产品颇为认可,自去年11月第一只该系列基金成立以来,目前已经累计成立了22只基金,参与定增项目19个,总规模超过20

亿元。

  私募参与定向增发并非博弘数君的创新。在此之前,凯石、瑞华、证大等资产规模较大的私募已经是参与定向增发的常客。因为信托产品有不能参与定向增发的限制,目前私募参与定向增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自有资金参与,另一种则是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使得信托产品绕道参与定增,从而让资金量并不大的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定向增发项目。

  定向增发虽然收益着实吸引人,但也隐藏着风险。如2007年定增股票解禁日市价低于增发价格的比例超过50%,意味着该年度解禁的定增项目有超过一半亏损。其中亏损最大的万通地产亏损达76.69%。虽然绝大多数定向增发都能以相对二级市场折扣价购买到股票,但是由于长达一年的解禁期,即使参与定向增发能够以折扣价购买股票,也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一旦时机或者定增项目选择有误,同样会面临亏损的境地。

  在博弘数君的定增系列基金推出之前,市场上的定向增发类私募产品一般都是一次募集资金然后参与定向增发。但是参与一个定向增发项目通常需要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资金,一个信托产品的资金只够参与一个或几个定增项目,一旦出现其中某个项目破发就会造成整个信托计划较大的亏损,风险较高。

  而博弘数君的定增系列基金通过特殊的产品结构设计、基金净值的估算方法,使得基金可以通过不停成立新的后续产品参与新的定增项目持续扩大总规模,先后参与的定增项目统一计算收益。

  当参与的定增项目数量足够多时,就能分散单个定增项目的风险,获取定向增发市场高额的平均收益。这也就是博弘数君宣传其定增系列基金具备的“指数化”含义。

  不过,博弘数君定增系列基金的隐忧也在于其“指数化”。今年上半年产品表现够出色,所以产品规模持续扩大从而能够“指数化”,但如果产品规模因为某些原因缩减,规模所带来的分散化的优势也将减弱,这个产品与普通的定向增发私募产品相比的优势可能不再明显。

  另外,定向增发类型的产品存在流动性管理的风险。由于定向增发股票有一年的禁售期,所以投资定向增发的信托计划普遍有1.5年至3年的封闭运行期,相比一般非结构化产品半年乃至一个季度的封闭期,定增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如果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定增类型的产品恐怕并不合适。

  定向增发由于资金的高门槛(通常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使得其过去只能成为机构涉足的领域。通过金融创新,普通的高净值投资者现在也能通过购买信托产品的形式参与其中。但是金融市场不会出现永远赚钱的领域,定向增发也是如此。每一年的定向增发项目数量有限,随着觊觎这块蛋糕的机构越来越多,其中的收益可能最终被摊薄至市场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