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谚云“地量地价”,这一量价规律不仅被普遍用于预测大盘底部,对市场上的各主要板块也有一定的通用性。我们选取“成交金额占比”这一指标来观察行业资金偏好,昨日成交金额占比始终徘徊于底部区域的银行板块迎来大涨,而成交金额占比处于赶顶阶段的食品饮料板块则逆市回调。
成交占比:“顶”“底”先行指标
我们以周为统计单位,统计自2006年以来各行业板块的成交金额占全部A股的比重,并以历史平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为利率下限值,以历史平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为理论上限值。结果显示,近几年以来行业的阶段性“顶”及“底”与这一指标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
较为经典的一次预测顶部的例子是2009年的7月份。当时有色金属板块遭暴炒,其成交金额占比也持续攀升,到7月27日该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达到12.41%,该数值大幅超越了2006年-2009年的理论上限值8.33%,发出调整的信号。巧合的是,次日有色金属板块便出现集体调整,并在其后开启了一波下跌之旅。
今年以来,该指标也不乏显灵的时候。以钢铁板块为例,申万黑色金属指数的成交金额占比在2010年12月3日以0.92%的数值探明历史底部之后一直处于底部区域徘徊,到今年3月11日下探出阶段性底部1.72%后便一路回升,直至4月15日创出阶段性顶部5.56%。二级市场方面,申万黑色金属指数今年一季度持续逞强,自1月初开始缓慢爬升,直至4月21日创出阶段性顶部3561点。
信号显现:
银行“超卖”酒类“超买”
从银行板块成交金额占比的情况来看,今年一直处于底部区域徘徊,期间即便有反弹,也只是触碰均值区域。截至8月12日(上周五),银行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为2.92%,跌破了近6年的均值3.22%,存在向均值回归的动力。昨日银行股集体弹升,延续正是成交金额占比长期偏离均值,需要向上回归的一种表现。
从食品饮料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情况来看,今年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均值区间之上徘徊,7月以来,该指标更是直线上冲。截至8月12日,食品饮料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为5.13%,已创出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不仅大幅超越近6年的均值水平2.48%,相较近6年的理论上限值3.85%也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可见,该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存在一定的向下回归均值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昨日该板块的逆市调整或部分源于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金额占比并不是预测行业板块顶部及底部的绝对先行指标,判断行业板块的未来走向,还需要结合当下各行业板块自身的基本面情况来看。
虽然银行股业绩增长较为确定,但偏紧的政策环境令银行股很难持续释放弹升需求。短期而言,银行股的爆发或多是“一日游”的表现,提醒投资者注意把握节奏。对于白酒等食品饮料个股而言,尽管其成交金额占比指标显示其短期调整风险较大,但行业基本面良好,短期涨价叠加旺季需求,将令该板块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再加上弱势环境下资金普遍“抱团”大消费,因而预计该板块在经历短期的调整后,仍有望恢复强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