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见底、稻田干裂、水稻即将绝收,进入结实期的旱地作物玉米,则因为缺水而影响灌浆。
这是发生在云南省东北部的曲靖市沾益县农村地区的一幕。自今年6月份以来,该地的干旱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而这只是整个西南地区大旱的一个缩影。
汛期旱情
近几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干旱,频率、持续时间和受灾程度屡创新高。
而跟以往的旱情发生于传统的枯水期(9月到次年5月)不同,今年的旱灾发生于本应水量丰富的汛期(5月到9月)。
云南本地的环保NGO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小刚告诉记者:“这个时候本来是云南降水最多的季节,但是今年跟往年比,降水量明显减少,东北部旱情尤为严重。”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和传统上并不缺水的省份,云南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缺失,“大部分农田是雷响田,也就是靠天吃饭。”于小刚称。
事实上,云南境内的地表水径流量相当可观,云南省2009年的水资源公报显示, 2009年云南地表水资源量1577亿立方米,但当年水利工程年末蓄水总量才54.81亿立方米,调蓄能力严重不足,而更为要命的是,这些工程多建于干流和大的支流上,即使蓄了水,也由于缺少小的渠系而无法引到田间地头。
于小刚将西南地区近年来愈益严重的旱情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工程型缺水,许多农田开垦于小河小溪之旁,农民世代在此取水灌溉,但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上马一些引水式的小水电,或在上流截住水量,或让河流改道,原来的小河小溪水量减少甚至无水,农民无水可灌。二是当地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原先的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方为了发展造纸业、林业,大量种植桉树、橡胶等速生林,这些林木素有“抽水机”之称,不但不蓄水,反而大量耗水,破坏了水土涵养。三是原先的集体公社解散之后,农村基层组织涣散,村民往往无序用水,恶性竞争,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利逐利
一方面是旱灾的肆虐,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水利工程尤其是水电项目的上马。
水科院副院长贾金生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将是水电开发的黄金时段,而未来水电开发的重点地区则是西南。
前不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北京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指出,正在加快推进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4座巨型水电站的建设。这四个电站规划装机规模近43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约1900亿千瓦时。
横断山区首席科学家杨勇表示,水电站应该具有发电、灌溉、防汛抗旱、航运等综合功能,但由于发电的经济利益远远高于其他功能,因此部分水电站可能出现因为发电而牺牲其他功能的现象。
对于当地的小水利工程是否能缓解旱情的问题,于小刚表示很多地方并无沟渠等小水利工程,虽然今年中央提出要大建农田水利,“但资金的落实肯定需要一段时间,远水不解近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调研中发现,即使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地区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也大多是重“大”轻“小”,更愿意向原本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粮食主产区进行集中投入,而忽视了更多地区贫困农民的现实需要。
郑风田称,一些水利部门资本化、利益化现象严重。水利部门追求资本化,由政府机构出面组建营利性公司,出现逐利行为,部门利益成为政府投入水利建设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大量资金被投入用于回报较高的工业、城市用水等用途,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乏力、年久失修,经营日趋困难、管理日趋衰败;另一方面,对于各种农民群众急需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仅缺乏必要的修建、管理、维护,连已有的水库、水塘等各种水利设施也在“制度改革、产权明晰”的名义下被拍卖、承包出去,同样具有逐利动机的私人承包者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为当地农业用水提供服务,最后导致各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逐渐丧失功能,无力对抗自然灾害,私人承包者、管理者与农户用水间的矛盾日益增多。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