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货币价格扭曲地下钱庄火爆 监管人士叹魔高一丈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8月19日09:06
外汇管理部门打击“热钱”的持续高压,似乎并未扑灭地下钱庄的燎原之势。这把熊熊大火正在由江浙、两广、山东等沿海地区烧向内地省份,而重庆近期破获的一起560亿特大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案,涉案金额也为近年来之最。

  皮包公司、地下钱庄、非法洗钱、资金外逃,相似的故事一再上演。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8月18日,一位国家外管局地方分局人士感叹,尽管外管局正全面推广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但“热钱”伪装的外衣不断推陈出新,很难甄别真伪。

  外管局披露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11年上半年,外汇管理部门查处各类外汇违法违规案件1865件,涉案金额超1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6.2%和26.9%。

  地下钱庄今日之态势,大有一夜回到2007年-2008年的架势,当时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加息双轮推动之下,境内外资金疯狂集聚深圳,深圳罗湖成为地下钱庄的乐园。不过,即便2007年8月名震一时的深圳杜氏地下钱庄案,其43亿元的年交易量与今日重庆案9000余个银行账户、450亿元的累计交易金额,仍不可同日而语。

  两年间,人民币单向升值态势时缓时急,却不变升值大势;而国内宏观环境冷热变换,靠着“四万亿”平稳度过金融危机的中国人,似乎一夜间又回到2007-2008年CPI与加息步点齐头并进的年代。

  人民币对内对外极端扭曲的价格体系,恰是造成今日民间融资和境内外“热钱”凶猛的根源。一切乱象的背后,货币是真正的魔鬼。

  自2010年6月22日汇改重启后,人民币一路飙升,兑美元汇价已累计升值6.9%。这背后,中国外储一路迈过2万亿、3万亿美金的门槛,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却一路向下,由年2万多亿美元的水平跌至今日不到2000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已难以解释中国仍不断攀升的庞大外储。

  上述地方外管局人士透露,当地FDI项下的资金流入比去年同期就有大幅增长。

  同时,2010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然进入加息周期;而在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双重预期下,人民币无风险套利成为一切资金的共识。

  重庆一案中,地下钱庄非法“经营”的涉案资金560亿元,从客户手中拿到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手续费”。仅此一项,地下钱庄就非法牟利数千万元。不过,上述地方外管局人士看来,千分之几手续费实在微薄,将沉淀的巨量资金投向黑市和高利贷,才是真正的利益驱动。

  重庆案中,深圳和重庆两方按7:3的约定比例分配佣金,内地和沿海地下钱庄已然联手。面对日渐猖狂的地下钱庄及愈来愈复杂的跨境资本流动,外汇管理部门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上述地方外管局人士说,目前外管局主要通过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对商业银行传输到外管局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只有发现数据异常,才会进行现场核实。

  这过程中,银行仅承担代位监管的角色。借用上述人士的话,银行相当于外汇管理局的前台,但又不属于真正的前台,“银行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银行负有监督责任,但责任有限。”

  更重要的是,“热钱”伪装的外衣,地下钱庄的创新也层出不穷。

  上述监管人士介绍,以经常项目为例,目前大多经常项目类账户都交由银行办理,除非很特殊的、金额特别大的业务才到外管局审核;资本项下业务,如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这些业务都直接可到银行办理,就连境外机构到境内购买商品房这样的业务也可直接到银行办理。因此,只要提供给银行的资料齐全、资料之间也相互印证、逻辑性很强,往往能骗取银行结售汇。

  货币魔咒不解,这种违规、被视为“热钱”的跨境资本流动就会越发汹涌。地下钱庄死灰复燃后,留给监管者的是一堆棘手的难题。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