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环境服务业应成政策支持重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8月22日00:07
  本报记者 王颖春

  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特许权经营为核心的环境服务政策取向,将使我国环境产业从单纯的装备制造转型为环境综合服务。“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掏钱”的政策转向,将使得环保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进一步明确,由事业单位与工业企业为主导的污染治理模式将被弱化,由此将催生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环境设备、监测、审计与咨询产业。

  目前,我国环境产业仍停留在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阶段,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单纯的环境服务业目前仅占到整个环境产业的15%左右。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环保部官员用“吃饭”作了一个生动比喻,来形容我国环境服务业的现状以及环境服务业未来的作用:

  正如吃饭一样,80年代人们主要在家做饭吃,90年代开始选择出去吃,再往后则开始组团吃,随着饮食服务业的发达,私家菜等各种定制吃法层出不穷。在饮食服务业的带动下,个性化的定制厨具、餐具等饮食装备制造行业也获得蓬勃发展。

  与饮食业发展路径类似,目前我国环境产业仍处在“在家吃”的阶段,环境服务业对环境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该官员认为,今后环境产业的发展,就是要通过下游的环境服务业来带动上游的环境装备制造以及工程设计等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仅强调装备制造而忽视服务业,是不能体现节能环保产业的新兴性的。

  2007年,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的脱硫优惠电价政策使烟气脱硫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国产设备的差距,国内的产业扶植政策最终使大量国外公司获益。业内人士担心,由于我国企业目前仍未掌握脱硝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即将出台的脱硝优惠电价,或将再蹈脱硫行业覆辙。

  之所以形成以上尴尬局面,并非仅仅是发达国家环境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早于国内。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原因是,与我国环境产业主要依靠政策驱动不同,发达国家靠市场与政策两条腿走路。

  举例来看,目前国际上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通行做法是特许经营,即污染企业通过付费将本企业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环保公司治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同时还能极大刺激环境装备制造、设计、咨询等多个行业发展。但由于相关政策缺失、既得利益难以撼动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工业污染仍秉承落后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自身进行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的必要性。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旨在进一步确定环境服务业在大环境产业中的地位。除此之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财政部与环保部正在制定“关于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促进我国环境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报告”,并准备提交国务院审议。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