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期,部分上市银行结束了一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急速下降的态势,开始出现了些微反弹。然而,在银监会严格“降旧控新”监管缰绳之下,所谓的“反弹”,不过是统计口径上的游戏。
这一统计口径差异导致的反弹,在五大国有银行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已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公布2011年中报的上市银行中,
交行平台贷反弹最大。该行管理层透露,截至2011年6月末,交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上升至3083亿元,其中仅由于统计口径变化增加的平台贷款为1812亿,光此一项就超过了去年年底公布的1774亿元的总量。
8月22日,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也透露,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建行平台贷余额由年初的5400多亿上升至年中的5800多亿。
不过,中小银行表现与大行却大相径庭。8月23日,民生和
兴业银行均表示,上半年其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均呈现出下降态势。其中,
民生银行根据银监会降旧控新的目标,截至6月末,平台贷余额为1721亿元,较年初减少了250亿;兴业银行平台贷较年初的1000多亿下降了200多亿。
一位接近
浦发银行的人士透露,浦发银行上半年平台贷也维持了稳中有降的态势。
2011年上半年,地方融资平台清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导致如此鲜明的反差?
平台贷“回表”:大小不同
各银行所述的“统计口径差异”,乃是指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此前已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一系列重新界定政策。
一家国有大行风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按银监会6月初精神,各银行须按退出类和仍按平台贷款处理两大类的全口径统计平台贷款。
银监会为此设定了严格的平台贷退出条件和程序,除了延续年初规定的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须满足三大条件外(现金流“全覆盖”、各债权银行“定性一致”、“三方签字”原则),银监会规定,“退出类平台必须是企业法人,并已按要求进行公司治理、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和贷款利率等整改合格后,方可退出。”
“目前,监管层给出的地方融资平台名单比年初的有所增加,有一万多家。”某股份制银行风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企业法人,也有机关、事业法人。
在上述人士看来,交通银行此番平台贷款巨量“回表”皆与此有关,交行在公路、基建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2010年中报显示,该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占整体贷款总量比为13.02%,仅次于制造业。
交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交通运输业占到了7位,第二大至第五大全部来自交通领域。
“省交通厅和公路局,一般被界定为事业单位。”上述人士解释道,如此一来,便容易理解其他国有大行的难处了。
交行管理层对此也做了相似的解释,“6月底,银监会对于管理规范的口径进行了进一步统一,必须是企业法人,对于机关法人和事业单位法人,即使符合上述原则,也必须重新回到平台贷款中,仅此一项,交通银行因统计口径变化新增的平台贷就有1812亿元。”
“如果是同口径相比的话,平台贷余额仍然在下降。”交通银行管理层强调,2011年上半年,该行通过收回、整改以及新发放等变化整体减少了247 亿元。
如果是同口径相比的话,该行的道路建设集团公司统一贷款客户,在反弹;建行的情况也大体类似,前十大客户中,事业单位贷款主体的铁路、道路运输业占八席。
以山西为例,当地国有大行人士提供给本报的一份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当地四大国有银行
工行、
中行第一大贷款皆为省交通厅,分别为119亿和30亿元。
不良迁徙暗示违约风险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的人士说,尽管该行对外称平台贷余额有所下降,但在其内部口径中,归属于交通厅和高速公路的贷款并未纳入统计范畴,最终对外公布的1721亿数据仍比内部口径高很多。
无论数据是否虚降,面对严格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纷纷出招。将贷款风险权重正常的全覆盖类贷款做高,是一个通行的办法。
以建行为例,6月末,按四分类原则,现金流全覆盖类贷款和基本覆盖贷款两类合计占比已由年初的79.3%上升至目前的93.2%;其中,全覆盖类由年初的65.4%升至84.3%。
此外,尽管各银行均在宣称其极低的不良贷款率,但不良贷款迁徙仍然在暗示可能潜藏的风险。
以建行为例,截至6月末,尽管整体不良率依在下降,但关注类贷款余额却较年初上升8%,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上升10%。从期限看,主要是逾期90 天以内贷款增加所致(余额较年初增长41%)。
对此,建行管理层向本报解释,上半年建行采取更审慎的分类态度,对部分还在正常还本付息的贷款从正常贷款划分至关注类贷款;此外,由于取消了二级公路收费,公路领域贷款出现了一些违约现象,目前正要求地方政府重新落实还贷承诺。
同样,民生银行可疑类贷款的迁徙率上升也较为明显,而逾期贷款也较年初增加了19亿元。对此民生管理层解释,二季度,该行房地产和制造业两家客户刚发生逾期,抵押物充足,已经计提了拨备。
(责任编辑:王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