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独秀”的波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谈佳隆
2011年08月30日00:11

  6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科勒德克表示,全球经济危机产生于美国,它是新自由主义的结果,这个政策忽略了穷人以及更加公平的增长,实际上是失败了。批评美国新自由主义,科勒德克有这个底气。

  在此轮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

中,波兰作为欧盟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受到世界瞩目。作为东欧的一个中等国家,波兰在经济转型20年之后迅速成长,跻身全球第20大经济体。

  然而,除了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保罗二世,波兰的经济很少被人提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应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之邀,采访了多位波兰政商领袖。“我们希望成为中东欧代表性的国家站在世界政经舞台上,”波兰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瓦尔德马·帕夫拉克(1992—1995年担任波兰总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如今,德国和俄罗斯之间有10个欧盟成员国家,加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亿人口,经济总量比俄罗斯大,而在这些国家中波兰的人口占到了1/4,经济总量占到了1/3。”

  波兰经济特区

  在许多的波兰政治家看来,波兰现如今的经济成功起源于20年前的那场激烈的经济转型。

  1989年10月,波兰政府通过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巴尔采罗维奇主持制定的经济纲领(又称“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从原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了所谓“休克疗法”的改革。

  “1989年之后,波兰经济改革后大量的国有企业出现的生存危机,比如煤矿企业、军事工业企业、船舶制造企业,不少企业曾经是为《华沙条约》服务而存在,而东欧剧变之后突然垮掉了,”波兰工业发展局局长达布洛斯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苏联时代,波兰是欧洲轻工业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就是苏联,苏联解体之后,波兰的工业企业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考验,罗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罗兹(Lodz)是波兰第二大城市,曾是中东欧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马伊曼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世纪90年代初,我每次去罗兹总是下着雨,破败的工厂,萧条的经济,大量人口失业,年轻人更是找不到工作,男男女女只能在街头抽烟。”

  1994年,波兰通过经济特区法,并于1995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区实行优惠的税收和土地租赁政策、相对简化的土地购买政策。

  到了1997年,罗兹市设立经济特区,拥有减免公司所得税的政策。帕夫拉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遍布于波兰的14个经济特区仍然吸引着全世界的投资者到波兰进行投资。”

  不过,帕夫拉克也承认,虽然波兰人民对经济转型的效果很满意,但与之伴生的“马太效应”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幸亏没进欧元区

  现在,科学文化宫仍然屹立在波兰首都华沙最中心的位置,这座高231米的建筑长期以来都是波兰境内最高的建筑。一位波兰的导游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科学文化宫是苏联援建波兰的项目,被视为“斯大林的礼物”,见证了苏联和波兰之间特殊的关系。

  然而,波兰经济转型之后,有人开始讨论是不是应该把它拆掉,以表明波兰向西方转身的决心。

  波兰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海利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苏联时期,波苏的关系很密切,但并没有给波兰带来好处。现在,波俄的关系是市场经济关系,但目前双方互信不够。我们选择加入欧盟和北约是为了确保波兰的利益和安全,提出了创新合作的政经关系。”

  1994年4月,波兰正式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1999年,波兰正式加入北约;5年后,波兰成为欧盟成员国。这也决定了波兰当前近欧亲美,重视其他大国关系和睦邻周边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在海利基看来,波兰和美国的关系一直很好,移民美国的波兰人很多,美国是经济创新和经济强国,进一步发展和美国的关系对波兰有利。

  今年下半年,波兰将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明年波兰将和乌克兰联合举办欧洲杯,这也将进一步提升波兰在欧盟和国际上的地位。在海利基看来,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波兰将维护欧盟的利益,促成克罗地亚、摩尔多瓦、乌克兰进入欧盟区帮助实现欧盟东扩,另一方面也将帮助欧盟本身改革。

  然而,波兰虽然已经加入了欧盟,但仍然并不是“完全”欧盟成员国,主要是货币仍然使用波兰货币兹罗提而不是欧元。由于欧元正陷入债务危机之中,波兰加入欧元区的态度愈发显得暧昧。

  “波兰要进入欧元区是战略目的,进入欧元区要符合具体条件。目前正在等待欧元国家先解决债务问题然后再进入,而波兰负债水平符合进入欧元区的水平,虽然情况并不稳定,但可以预见未来负债率能够达标。”波兰中央银行行长贝尔卡(2004—2005年担任波兰总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贝尔卡看来,欧元区国家如果不调整公共债务,不改善经济状况,加入欧元区不仅对老成员国是一种风险,对新成员国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因为波兰相对独立的货币体制,波兰才能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并取得欧盟内独一无二的经济增长。

  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能源

  波兰的野心不会限于经济增长,它正朝更广阔的舞台挺进。

  “目前,G20峰会机制是讨论世界最重要问题的平台,波兰要成为G20成员国需要努力和时间的过程,”波兰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卢卡苏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支持波中两国进行最高等级的对话来推动两国的互利关系。波兰加入欧盟历时10年,希望推动欧盟和中国目前遇到的难题,我们努力参加上海世博会表明了我们的意愿。”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一位政治学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希望有更多中国的投资者到波兰投资能源。”

  虽然波兰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外贸80%出口到欧盟成员国家,但波兰仍然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实现政经关系的多元化。2010年,中国成为波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德国、俄罗斯。波兰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内的第九大贸易伙伴。

  记者在波兰实地采访时感受到,波兰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发展仍然较为落后,首都华沙只有一条老旧的地铁运行。2010年,中国北车决定与波铁货运股份公司(PKPCargo)共同出资,在波兰华沙设立北车波兰货车有限责任公司,用于波兰货车制造企业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中国北车和PKPCargo公司各以现金出资50万波兰币(约合103万元人民币),各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谈判即将完成。

  不过,马伊曼提醒中国投资者,按照欧盟和波兰的规定,兴建项目需要公开的竞标,依靠关系和官员保证难以真正获得项目,中国公司失利华沙地铁二号线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前华沙市市长曾表示“支持”该项目,但欧盟国家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进行项目竞标。

  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在波兰投资华沙至罗兹的高速公路所遭遇的亏损困局表明,中国在欧盟的投资,不是低价竞标就能获得成功,还要积极应对庞大而繁杂的“欧盟规则”。这也算是波兰给中国上的一堂欧盟投资课。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