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新政效果立竿见影 央票重返历史地量

来源:《证券时报》
2011年08月30日05:04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昨日是准备金新政得到市场确认后的首个交易日,股市低开后并未大幅下探,银行间债券市场则“一步到位”将利空加以消化。同时,央行公告称今日将招标10亿元1年期央票,规模重返地量也预示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

  一般来说,衡量宏观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市场的解读与应对是否充分。市场交易本身就是众多专业机构在互相博弈的过程中,通过“价格”这一无形的手对政策实际影响及后果进行评估的真实体现。

  实际上,上周三开始在银行间市场流传的准备金新政,经过双休日的发酵及逐步被确认后,立即迎来了暴风骤雨式的体现。昨日,银行间市场几乎所有的事件都指向同一方向,那就是利空的充分释放。

  昨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早盘大幅高开,最终加权平均利率纷纷上涨,关键期限的14天与21天回购利率分别走高115个和106个基点;人民币利率互换(IRS)强势上行,多数机构大举做空短线利率;美元对人民币掉期贴水缩窄至年内新低的349点,体现了市场对人民币资金成本相较于美元将出现增加的预期;指标品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昨日涨幅多至10个基点,资金面预期不尽乐观;新招标的5年期地方政府债票面利率升至年内新高4.30%,较上一期走高18个基点;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本周短融和中票收益率估值,分别最多调高了32个和24个基点。

  与股市易于受到更多偶然因素影响相比,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的依存度更高。往往是资金面趋紧及通胀预期高企的预期一旦形成,债券收益率便会大幅或持续走高;相反,当市场对经济基本面悲观预期确立时,债券收益率又会受到避险需求的支撑而大幅下行。可以说,债市对政策的反应越是及时和充分,就越表明政策的有效性得到了市场认可。

  实际上,央行此次将部分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的上缴范围,其核心政策目的在于清理票据市场及管理商业银行资产向表外“逃逸”,以利于既有货币政策效果的落实。同时,由于同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此次准备金基数的拓宽,也意味着公开市场央票放量的必要性随之减弱,央票利率的上调也将暂时偃旗息鼓。

  作者:朱 凯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