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瑞银式”保荐之风该刹刹了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丁可
2011年09月02日02:55

  本报昨日刊发的瑞银证券两单保荐快速“变脸”的报道,引起了市场和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本应对发行人未来业绩最具话语权的瑞银,给出的盈利预测却与实际有着天壤之别。在这些报道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诚信的缺失,以及听任这种现象蔓延带来的对制度的伤害。

  企业

上市后业绩即刻“变脸”的虽非个案,但也绝非常态。今年前8个月新挂牌的200余家公司中,净利润出现下滑的不到20%,但瑞银证券保荐的两个项目——比亚迪庞大集团,却都不甘寂寞,非但变了脸,而且还在很快披露的半年报中“夺了魁”。

  表面上看,业绩预测严重偏离似乎只是询价报告的败笔,但实际上却隐现了瑞银作为保荐机构在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精心设置的利益链条。这不得不让投资者怀疑保荐机构诚信的底线。

  首先是在上会环节,如果瑞银充分揭示发行人的业绩风险,很难想象一家净利下滑超过90%的企业能够逃过发审委员的专业眼光。于是,隐瞒风险或者阐述过度乐观的预期,成为瑞银协助发行人顺利过会的重要手段。

  其次是在询价环节,只有定价高了,不仅企业高兴,瑞银也能分得一笔不菲的保荐费。于是,同为利益共同体的瑞银研究员,开始炮制充满诱惑的询价报告,溢美之词多多,以吸引更多的询价对象报价和报高价。仅庞大集团一单,瑞银就收获2.28亿。

  而庞大集团的高价发行带给市场的是长期破发,套牢的投资者成为一级市场贪婪者的牺牲品。

  作为合资券商,瑞银证券有着瑞银集团的股东背景,本应给本土保荐机构在IPO市场带来成熟的定价策略、严谨的盈利预测、有效的持续督导,成为外资投行在国内的一个标杆。但如今看来,这一切只能是奢望,离开了监管的自律是如此的不靠谱。

  虽然,保荐项目变脸的远不止瑞银一家,但它能够成为批发“变脸王”的典型并非偶然。此前,瑞银保荐的西部矿业美邦服饰等上市后业绩均出现了大幅变动,其一脉相承的保荐之风已成为IPO市场的坏孩子。

  听任此风蔓延,将对市场诚信、制度建设、股市文化等造成深层次的伤害。投资者有眼睛,法律有牙齿 。在此,我们有责任告诫保荐机构,保荐本身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切不可以某种利益之图,降低甚至操纵标准,动摇市场诚信的基础。机构们须自重。我们也相信有关方面决不会放纵这种行为,呵护市场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