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知道再走几步会不会掉进坑里!”在微博上有网友如此调侃基金频频遭遇“黑天鹅”事件。
纵观今年以来的几次“黑天鹅”事件不难发现,其实基金遭遇的每一个陷阱背后似乎都有着难以理解的逻辑。每一场股价盛宴背后都是脆弱不堪的市场
逻辑,而作为时代精英的公募基金投研团队,频频“赌错”之后招致巨亏,则令投资者的担心一次次地被强化。“黑天鹅”轮番来袭
2001年,银广夏事件这个号称“中国版安然”的事件让A股遭遇了第一只“黑天鹅”。十年之后,A股市场高速扩容,投资者阵容迅速放大,然而“黑天鹅”的队伍也在悄然扩大。2011年尚未结束,已经有四起“黑天鹅”事件轮番上演。
今年初,当时还是绿大地(002200.SZ)的*ST大地股价一改之前的大牛股态势,突然掉头直下。只因公司涉嫌欺诈上市。实际上,就在公司上市三年多的时间里,“闹剧”一直在轮番上演着。无论是一年五次变更业绩预告,还是三度更换审计机构;无论是实际控制人持股遭司法冻结,还是其董事长何学葵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被捕,无不昭示出公司“华丽”外表下的丑陋面目。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曝光肉制品行业龙头双汇发展(000895.SZ)子公司收购猪肉中含有“瘦肉精”,市场哗然。二级市场上,公司停牌一个月之后复牌交易,两个跌停之后股价总算逐步企稳。
时间进入8月份,人称“银广夏第二”的紫鑫药业(002118.SZ)事件出炉。紫鑫药业被质疑“自导自演”大客户“空买空卖”制造一场“人参骗局”,公司旋即停牌接受调查。虽然被“抽丝剥茧”摆到公众面前尚需时日,但公司的成长神话料难再现。因其涉足的人参业务创造了惊人的业绩,紫鑫药业2010年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大增184%;今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接再厉”,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同比分别暴增226%和325%。在强有力的业绩支撑下,公司股价去年下半年以来暴涨300%以上。
8月22日,近三年A股市场的绝对大牛股中恒集团(600252.SH)股价突遭巨大抛盘封住跌停,第二天即告停牌,投资者不安情绪加重。然而,一周多时间后公司公告称,公司与山东步长医药解除《产品总经销协议书》。要知道,当初正是与山东步长的合同让中恒集团连续5个涨停板。复牌首个交易日,中恒集团不出意外地跌停。
广发基金频繁卷入
大洋中心的风暴并不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太大影响,但若风暴从人群聚集的地方扫过,带来的损失便难以估量。纵观上述“黑天鹅”事件,不难发现,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可谓一路随行。
绿大地“欺诈门”,广发基金痛苦斩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去年三季度末,绿大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广发中小盘共持有400万股成为唯一基金股东。而去年四季度,广发继续大举介入,年底广发策略优选和广发聚丰持有417.45万股,广发中小盘仍持有208.27万股。一季度绿大地“欺诈门”东窗事发,其一季度末流通股股东中已不见广发系身影,3只基金悉数离场,损失或超过6000万元。
双汇发展事件则是诸多公募基金集体踩雷事件。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共有169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2.2亿股,占其流通股的35.7%。双汇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让重仓基金痛不可言,纷纷发布调整估值的公告。虽然该股股价在探底回稳后震荡反弹,表现强于不少投资者的预期。但2011年中报显示,不少公募基金已经“忍痛割爱”了,浮亏变成了现实的损失。
在双汇发展上,兴业全球基金“误伤”后依然坚守,让投资者看到价值投资的希望。然而,紫鑫药业事件的引爆,让业界为兴业全球捏了一把汗。在去年底该公司定向增发中,兴业全球基金大量参与,成为公募基金持股最多者。不过,兴业全球基金公告称,公司目前持股较少,对净值影响不会很大。截至记者发稿,紫鑫药业尚未复牌,而复牌之后其股价又将经历怎样的波折,扎堆其中的基金又该如何应对,依旧充满了悬念。
中恒集团的风生水起是因为王亚伟,而这一次“变故”最大的受害者又有广发。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广发旗下有6只基金广发聚丰、广发策略、广发聚瑞、广发大盘、广发核心和广发中证500合计持有8839.54万股。按中恒集团目前16.44元的价格算,广发系基金净值瞬间缩水达3.41亿元。此外,华商基金旗下华商策略、华商产业、华商领先、华商盛世、华商稳定及华商稳健6只基金共持有中恒集团8238.95万股,净值损失也达到3.18亿元。
“逻辑”缺失还是“视而不见”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基金遭遇“黑天鹅”,最终埋单者是广大持有人。
但是,为什么号称专业机构投资者,为千万客户理财的基金公司总会被击倒。衣着光鲜、前赴后继地奔向上市公司调研,却只是流于表面。逻辑不通、伪成长神话在他们那里可以轻易被蒙混过关?
在VC/PE界始终流行着一句话,“投资一个企业就是投资管理者”。而记者也不止一次从公募基金方面听到类似说法。然而,绿大地在过去几年中多次高管变动、更改财报的做法,种种劣迹跃然纸上,却不知道这些大量买入的基金经理们是真没看见,还是装没看见。
某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自己曾经接待过机构的调研。“公司上下都会提前做好准备,要向他们展示什么,不向他们展示什么,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该人士表示,“而很少看到来调研的人问及很敏感的问题。所有参观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能发现问题才怪。”
“当海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如今,投资者或许能够希望这只是专家们逻辑的缺失。而如果是视而不见,投资者最终只能选择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