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数月前,证券时报记者曾与一家上市城商行高管在深圳有过一次长谈。
当时记者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什么在大规模异地扩张一再拉低净资本回报率情况下,大大小小的城商行仍然不遗余力到处开设分行?这位高管的回答很巧妙:“判断一家银行好坏的标准很多,不能因为某一个指标的下降就否定其整体发展路径。”
记者亦认同这位高管的解释。因为商业银行的各种模式发展至今,并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持续地体现出其优越性。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整体息差仍然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优先发展公司业务?在整体客户基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在其基础上衍生零售、中间业务等其它模式呢?实际上,记者接触过的多数外资行一线业务人员,也不乏认为完全转向零售业务其实并不适合这一阶段的内地市场特点。
特别是从上市城商行的发展路径来看,其复制大银行广设网点、追求规模老路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相比之下,国有行和股份行自诞生之日起就拿全国性银行牌照,其资本实力和专业化程度并非曾经专耕区域市场的城商行所能比拟。在这种情况下,城商行仍然希望通过“补充资本规模扩张利润增加再补充资本再规模扩张”的方式滚动做大,似乎并非上上之选。
当然,这并不是说全国化经营和追求规模增长仅仅是大银行的专利。作为市场参与者,城商行自然也拥有这些权利。不过,在“做大”和“做好”两个需要平衡的指标当中,城商行应该在“做好”上更下功夫。
以上半年全国多家城商行暴露出的内控、资产质量方面的问题看,对城商行目前的经营状况提出更高要求也应是监管指向。记者依旧认为近几年同样在内地市场大举扩张的外资中小银行值得参照。以恒生银行为例,在一口气铺开30多个分支行网络之后,恒生银行在去年即主动暂缓了机构扩张速度,掉头转向现有网络盈利能力的发掘上。在仅新增两家异地支行的情况下,恒生中国2010年的净利润增速仍然达到100%以上。这一增速,也应该是多数规模相当的城市商业银行努力的目标。
作者:罗克关
(责任编辑:姜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