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上海金融市场规模未来五年料达1000万亿元

来源:东方早报
2011年09月16日03:32
  早报记者 张飒

  上海昨日正式发布未来五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当天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预计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000万亿元(较2010年416万亿元的交易额将增长1.4倍),综合规模进入全球前3位;上海金融市场将成为跨国公司和境外优秀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万亿元;金融从业人员将达到32万(截至2010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为23万)。

  正组建保交所推进小组

  根据规划,上海除了对金融市场综合规模提出要求外,也对不同类型市场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股票交易额和市值进入全球前三位,商品期货交易量保持全球第二位,债券市场余额进入全球前三位,黄金市场现货交易量保持全球第一位,金融衍生品交易量进入全球前五位,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年均增长30%,票据市场和信贷转让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此,方星海称,上海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推动建立票据交易市场,加快筹建保险交易所,建立于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市场相衔接的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市场,扩大贷款转让市场规模和加快全国集中统一的信托登记体系建设,并推动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发展,最后是及时发展和吸引因信息技术等变化而创新的新型金融市场。

  其中,方星海透露,“保险交易所我们跟保监会已经商定了,要共同组建一个推进小组,这个推进小组正在组建当中。”

  目前在上海设立保险交易所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由保监会牵头相关准备工作正在启动。

  Shibor要成境内外

  人民币定价基准

  在一个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特征国际化程度上,方星海昨日提到,预计到2015年,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规模显著扩大,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和境外优秀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要指数、上海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成为境内外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主要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成为境内外人民币交易定价的主要基础汇率;进一步提高在沪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市场份额。

  具体到人民币,方星海透露,上海接下来要推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启动境外企业在上海金融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继续推动国际板的建设,加快推进跨境ETF产品在上交所上市,推动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等。

  引进境外机构发债

  值得一提的是,欧债危机迅速升级的背景之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会否受到影响?

  方星海的观点是,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对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比较有利。譬如,针对下一步将扩大债券市场的境外发行主体,方星海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如果有更多的境外发行体到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对缓解国外金融方面的困难是有帮助的,“我们国家是一个资本剩余的国家,剩余的资本要投资好,通过境外的企业来发人民币债券是一个比较好的资本向外投资方式”。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