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文化情结”难改实体书店绝境 独立书店仍在坚持

来源:山东商报
2011年09月26日11:38
  【9月22日,广州市最后两家三联书店宣布结业,为今年宣布关门的书店数量增加了两家。近年来,实体书店经营惨淡,在绝境中苦求生存并不是新闻,只是在大量实体书店倒闭背后,新的购书渠道是否成熟?实体书店的消失是否会影响城市文化生态?书店消失对图书市场有何影响?这一问题铺展在爱书人之前,而答案是什么?】

  书籍也只是一种商品

  继去年位于广州购书中心的三联书店结业后,今年9月22日,广州仅余的两家三联书店也宣布结业。在最高峰时期,广州曾有5家三联书店,但现在,已经一家都没有了。近几年,读者目睹诸多实体书店关门。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曾调查过,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老牌三联书店的结业,还是让诸多爱逛书店的人顿有秋风四起之感。不仅中国,今年7月19日,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博德斯公司由于未能与潜在买家达成收购合约,当日宣布放弃破产收购,正式寻求清算。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说:“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售卖书籍的场所书店,在爱书人心中,已经超过了购买书籍场所之本意,它更带有一种文化氛围,在书店中挑选一本书,偶遇一本陌生的书,再次遇到已读过的书,其中的情景和意味,都成为书店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买书付钱。

  书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已不是简单的销售场所。正因为这样,才让爱书人觉得实体书店的倒闭,有了一种文化没落之感。在三联书店结业后,曾有人在媒体上质疑:“当我们每天忙着工作应酬、忙着上网炒股,当三联书店相继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南国的书墨味儿还能飘香吗?”

  但爱书人的书店情结并不能改变事实,书是文化含量最高的商品之一,但它的文化含量并不能改变它作为商品的本质,书籍也只是一种商品。民营书店同样也需要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最后市场会做出选择,这一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也是应该的。

  什么害死实体书店?

  大型实体书店倒闭,背后的原因颇多,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近10年来上涨的房价。在城市内,日益高涨的房价,让实体书店需要支付的成本日益增长,而书籍所带来的成本却未随之增加。除却书店店面的房租成本,人力成本、仓储成本也日益走高。

  网上的图书销售也是冲击力之一。当消费者想购买书籍时,若他选择到一家实体书店,所支出的成本无疑要比在网络上购书高出许多。因实体书店所支出的成本高,最终转嫁到购书人身上,人们得付出比网上购书更多的金钱来买一本书,除去金钱成本,还有诸多成本,比如精力成本,去书店需要花费诸多精力,但网络书店不需要;再如时间成本,去书店购买书籍要花掉去书店的时间,但在网络上只需消费者按动鼠标。在如此明了直接的劣势之下,实体书店经营惨淡看似是必然的。

  书店倒闭,文化没了?

  在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爱书人惋惜之时,背后也许带有对文化也正在消逝的隐忧。实体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生态中的一环消逝后,文化也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位资深出版社人士编辑透露,以2010年为例,国内的整个图书市场并没有急速下滑,还在缓速地增长。2010年,全国图书市场的码洋年度同比增长了1.83%。这只是微小的增长,但从中可以窥见读者的购书需求并未因为近年来实体书店大量倒闭而下降,只是销售的模式改变了。

  另外一方面,网络书店、电子阅读的兴起,甚至某种程度上鼓励读者多买书。网络购书的便利和廉价,抵消了原有的实体书店购买成本颇高的状况。无需出门,即可等着书籍送上门;无需在书架中挑选,直接搜得想要书籍。从鼓励消费的角度,这种便利和廉价会鼓励消费者多买书。在网络上,诸多书店都会因为阅读习惯和口味推荐相似的书籍,读者在网络上购买书籍之时,也能遇到自己不曾熟悉的书籍,也会和逛书店时与陌生书籍不期而遇有相似之处。

  网络书店的兴起,除了可以让读者以低廉价格和方便渠道买书之外,也有利于出版社。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籍之后,无需再跟各省市的代理商打交道,而只用把书籍供给各网络经销商,之后买书的物流过程由网络经销商承担,相应也减少了麻烦。以前层级化的销售模式变得扁平,中间渠道减少,以此降低了成本。

  对于消费者而言,拥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便利的、低廉价格的,一种是有文化氛围的,对于诸位爱书人来说,网络购书的便利和实体书店的文化氛围可以并行不悖,两者都是购书的渠道。当诸多成本高昂的大型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对于消费者而言,失去的仅仅是一个购书渠道,并非失去了文化。但并非所有大型书店都在倒闭,也有一家例外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永不倒?

  相较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书店,国营新华书店则优越不少。新华书店成立于1937年,该店标准型的招牌“新华书店”四个字是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题下的。1949年以后,所有新华书店统一采用此次题字的复制店招。新华书店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据了解,在全国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

  在国有资本的支持下,新华书店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就在现今实体书店纷纷倒闭之时,新华书店仍然傲立不倒,它所把持的全国教材的销售保证了每年的利润。教材行业曾被列入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之一,新华书店的这一垄断,保证它自身的利润来源。

  在获得垄断教材发行利润之外,新华书店也陷入了销售困境。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秘书长张雅山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是国营老店,所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激励机制不活、竞争意识不强、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有些同样的书业策划,民营能赢利,国营就困难得多。民营是从市场里走出来的,什么书好卖,通过什么途径卖,心里很清楚,国营则考虑市场不够。

  但国家新闻出版署也曾有意让新华书店与其他民营书店竞争,2002年,在安徽、重庆、福建3个省进行尝试,让民营和国营一起参加竞标发行教材。结果所有的民营书店全部败北。

  新华书店的优势明显。第一,在资金上,新华书店以国营信誉能及时贷款以及付款,但民营书店则不然;第二,新华书店销售网点多,覆盖了全国省市县镇,而民营书店则集中在城市。如此,新华书店的集中优势得到体现,仍然把持了教材的发行,获得高额利润。新华书店在体制上的优势,完全压倒了其他实体书店。

  大型书店如何求大?

  在实体书店一片唱衰之中,有几家大型书店逆市而行,其中有台湾诚品书店和新加坡的Page One书店。两家书店都是大型书店,台湾诚品书店在台湾共有53家店面,每间店面都非常大。诚品书店以24小时营业来吸引购书人,号称阅读不打烊。在书店内,每张桌椅和空间的设计都独具匠心,除了书籍,诚品所售卖的咖啡和提供的阅读区也相当吸引人。在书店之外,诚品书店还有两家儿童馆、两家文具馆、五家音乐馆。

  在台湾,诚品书店甚至成为一道文化风景,深夜读书的人,不打烊的书店。诚品书店能开到吸引游客、增加外汇收入、提升台湾形象的地步,诚品成了台湾文化提升的指标,还一度引起文艺界探讨“诚品现象”。这是诚品作为大型书店吸引顾客的方式之一,将书店打造成文化品牌,书店和书籍一样,也是商品,诚品书店一度被誉为台北文化地标。不仅如此,诚品书店每年所举办的文化沙龙讲座超过500场,以其它方式聚集人气。

  今年的5月,诚品书店正式进入内地,首家书店选择在苏州开业,另又选中杭州、南京、上海三个地点落脚。此次选址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大多在大型城市。诚品书店的规模也不会缩小。诚品书店延续了在台湾的发展途径,书店只是盈利的一环,在书籍盈利背后,诚品还有其他盈利方式。诚品书店往往是租下一整栋楼,包装之后,以诚品书店为品牌,进行各类零售商品的组合。书店的生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以此获得利润,供养书店。

  独立书店是王道?

  在大型实体书店倒闭之时,国内外的小型独立书店似乎还在坚持,但日子也并不好过。

  在国内著名的独立书店有北京的万圣书园、蜜蜂书店、上海的季风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杭州的晓风书屋、南昌的青苑书店等等。但这种独立书店在获得爱书人一致好评之时,经营商颇为尴尬。今年7月,拥有17年历史的北京著名独立书店风入松贴出了停业通知;7月底,上海季风园书店来福士广场店也因为过高的房租问题宣布关闭。

  不可否认的是,在诸多独立书店倒闭之时,还有更多的独立书店仍在坚持。北京的单向街书店,以其浓郁的人文气氛著称,每周免费开放讲座,与诸多文化名人交流,成为了北京文青购书的不错选择。在现在,独立书店与沙龙,文化讲座结合,配之以出售咖啡、饮料和点心,成为它在书店之外的求生之道。

  另外一些读书书店不以餐饮作为盈利点,如红泥巴书店,主营高质量儿童书籍。在国外,诸多独立书店都只经营某一个方面的书籍。又如一家书店只销售艺术设计类的书籍,或者只销售古旧的二手书,这类书店不同于求多元化发展,他们所求的只是专业和精通,在网络上或其他书店买不到的精品或专业类书籍是他们的优势。

  在国内,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家独立书店,但目前类似专业化和精品化的书店较少。在大城市内,独立书店求生存依然依靠的是多元化合作:结合餐饮、文具销售等获得利润。可以预计的是,若人们对书店的需要不只是买书,而是为了一家书店而上门,或是体验阅读气氛,或者搜得别处没有的书,这才是未来书店维持发展之途。

  据《东莞时报》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