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券商股午后拉升 分享公司债发行大蛋糕

来源:《证券时报》
2011年09月27日15:34


  金融板块今日走势稳健,其中券商板块涨幅居前,盘中个股近全线飘红。截至13:41,方正证券涨2.99%,涨幅居首。国海证券长江证券涨幅也超过2%。此外,海通证券涨1.9%、兴业证券涨1.79%.

  今年以来,在债券市场整体遇冷的大背景下,公司债发行却持续火爆,参与该项

业务的25家券商亦赚得盆满钵满,券商固定收益业务今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按照业内1.2%的平均承销和保荐费率计算,已公布主承销商名单的928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发行,合计为25家券商贡献承销和保荐费用11.14亿元。

  新三板扩容券商将成为“头羊”

  新三板扩容方案在国庆节后将再度提交审议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对此本刊专访了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程晓明一直在参与新三板工作,经西部证券登陆新三板的高科技公司已经达到11家。“新三板是中国真正的纳斯达克。制度完善后,每年或有100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这块大蛋糕会让券商受益无穷。”对于新三板的未来他充满信心。

  新三板只能往前推

  《红周刊》:新三板方案备受期待,您也认为年内会公布新三板改革路径。您看好新三板的理由是什么?

  程晓明:新三板的作用不仅在于推动民用高科技发展,同时也为国防高科技服务。现在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表面看是金融危机,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科技优势在变弱,企业盈利减少导致政府税收减少才爆发的危机。也许有人认为我说得夸张,但我觉得新三板是中国当今最重要的事情。

  《红周刊》:据您的了解,监管层对新三板的态度怎么样呢?

  程晓明:前些年新三板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现在中国证监会已经接手过来了,这是新三板发展一个重大标志。新三板一定会往前推,不会往后倒;说个笑话吧,一个中国代表团去国外考察一家肉食品厂,外企介绍说他们工艺先进,一头猪进来5分钟后就变成香肠。中国代表团不服气地说,我们的工艺更先进,5分钟可以把香肠再变成猪。

  《红周刊》呵呵,香肠再变回成猪岂不是天方夜谭?

  程晓明:是啊,猪变成香肠容易,新三板也是往前推进更容易,否则就是开倒车。有人天天喊新三板是“狼来了”,但它总也不来;其实讲“狼来了”,就是狼早晚都要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目前,新三板只有少得可怜的融资规模,6年才有20多家企业挂牌,还没有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要想让高科技企业受益,改革势在必行。

  《红周刊》:请您介绍一下新三板和主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程晓明:可以打个比喻。主板就像是普通感冒,病人能自己看病吃药。因为主板是为一般投资者看得懂的企业服务,业绩平稳,价值容易评估。二板是一个重病人,需要专家会诊。这就是现在的创业板,专家就是做市商。三板是个疑难杂症病人,需要押宝一个神医。二板、三板都是高科技企业,普通人都看不懂,需要做市商引导投资者去看懂企业的价值。就像Iphone现在占据世界智能手机市场第一,但苹果公司好多年都在亏损。

  券商扮演“头羊”角色

  《红周刊》:券商做市商就是让投资者去如何看懂企业的价值?

  程晓明:是的,这是做市商核心业务,它解决了三板挂牌的高科技公司的估值和定价的问题。很多人误认为做市商是解决三板的流动性,其实要想交易活跃很简单,取消新三板公司股东人数200人的限制、向个人开放、实行竞价原则就够了。市场缺乏流动性,不是缺钱也不是缺股票,缺的是双方交易者对决策的信心。买方把价格压的很低,卖方又把价格抬得很高,不能成交导致流动性缺乏。

  《红周刊》:做市商怎么就敢做报价呢?

  程晓明:做市商有专业的团队和估值能力,他不单是一家金融机构,也是个行业专家。

  《红周刊》:做市商会不会和股市的庄家一样低买高卖?

  程晓明:做市商也通过赚差价挣钱,但赚取的价差不超过10%。在新三板,做市商与投资者的关系是头羊和羊的共赢关系,而庄家和散户是狼和羊的关系。

  《红周刊》:如果如您预期,未来每年会有100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那又给券商的业务推开了一扇窗?

  程晓明:新三板推出受益最大的就是既赚差价又赚手续费的券商,当然园区的投资机构也会间接受益。在美国,做市商业务占券商全部利润的三分之一。目前,各大券商也在摩拳擦掌地备战新三板,目前共有49家获得代办系统主办券商业务资格。

  《红周刊》:您觉得国际板会不会紧随新三板推出?

  程晓明:我觉得国际板推出还面临很多困难,比价效应等一些尖锐问题还不明朗,同一家公司在国外20多倍市盈率,还实施高分红,而在国内很可能40倍市盈率且还不分红。这样国际板不就成了国外企业在国内高价套现的工具了?投资者有疑问,主管部门就不会去做。(证券市场红周刊)

  券商“靠天吃饭”难改:亏损面或逼近2008年

  “股市这样不断震荡下行,券商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多位券商人士在近日都不无忧虑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熊市中的证券公司业绩将遭遇“滑铁卢”,并反映在2011年年报中,部分券商亏损在所难免。

  经纪业务遭重创 小券商日子更难过

  弱市中的券商们正处于困境之中,这一切已从今年中报和下半年上市券商月报中可窥见一斑。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109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260.54亿元,同比减少11.08%。华宝证券、日信证券、世纪证券三家券商都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中期净利润分别为-2480万元、-2002万元和-946万元。而2010年全行业无一家券商亏损,2009年仅海际大和与财富里昂两家券商亏损。

  上市券商下半年交出的7月、8月两份月报,则发出了更为严峻的警报。月报显示,17家上市券商7月整体净利润环比下滑五成,8月骤降七成。其中,13家上市券商8月净利润出现月度环比下降,东北证券西南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国海证券更是出现当月亏损,东北证券和西南证券的月亏损额高达5407万元和4865万元。

  国泰君安证券业分析师梁静指出,这些月度业绩亏损的公司经纪占比高、自营风格激进。若市场继续低迷,这些中小证券公司的负向弹性将持续显现。

  “在熊市中,小券商的日子会更难过。”一位证券业资深研究员向本报表示,随着下半年二级市场行情和成交量的继续恶化,券商受经纪业务影响,业绩下滑程度会进一步放大,券商业绩亏损的家数或超前两年,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

  上述人士指出,大券商或许尚能通过投行、资管业务的提振对经纪业务所受到的创伤进行修补,个别券商还能通过直接投资、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带来实质的业绩增量,但许多经纪业务独大的小券商则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

  2011年中报显示,受佣金率下滑影响,109家券商中期经纪业务总体净收入均较去年同期下降15%。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佣金与2010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共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409.95亿元,行业综合佣金费率仅0.081%,较2010年全年的0.094%同比下降了14%。

  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成交量不断缩水和股指屡创新低,也让券商叫苦连天,经纪业务饱受重创。

  8月,A股市场交易总额35511亿元,较上月下降15.3%;日均成交额1544亿元,较上月下降22.67%;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中小板指数换手率分别为10.29%、6.94%和24.26%,分别较7月环比下滑了9.66%、8.32%和2.14%。昨日,沪指成交量479.6亿元,深市成交量421.2亿元,两市量能持续萎缩,成交额创14个月新低。

  上述研究员表示,虽然各家券商经纪业务占比已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业务占比总体还是维持在50%左右。经纪业务的杀伤力不容小觑。而在弱市行情之中,自营业务也是很多投资风格激进券商的业绩杀手,这在8月月报中已经隐现。

  投行降薪资管清盘 券商业务低迷前行

  日益萎靡的交易量令经纪业务迎来寒冬,而投行降薪、资管产品清盘等券商其他业务的负面信息也在低迷行情中不绝于耳。

  从上半年券商业绩情况来看,经纪业务收入下滑主要由投行业务来弥补。多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有大幅增长。其中,兴业证券、光大证券和西南证券上半年的投行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63%、179%和125%,投行的日子看起来还挺美好的。

  但近期平安、中信等投行的降薪传闻则为其蒙上了一层阴影,有投行人士认为这也与近期市场低迷存在很大关系。

  “现在IPO的发行节奏还算平稳,但再融资已经不太好做了。如果二级市场进一步恶化,不排除监管部门放缓发行速度,甚至于暂停发行的情况。今年看来一切还是顺风顺水,明年投行的日子就未必好过了。一些投行降薪可能也是未雨绸缪。”深圳某投行副总裁对此表示担忧。

  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如果证券行业整体大环境不好,势必也会连累到投行部门。虽然投行业务在近两年盈利情况较好,但在证券公司业务中收入占比仍不算很高,基本都徘徊在20%~30%之间。

  而收入占比尚不如投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遭受不小打击。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集合理财遭遇大比例赎回,缩水严重。截至二季度末,171只可统计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有80.11%的产品出现净赎回,仅有18只产品出现净申购。

  中银国际9月14日公布了旗下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的清算报告,成为最快清盘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此时距该产品成立不足7个月,在7个月的管理中,中银国际仅计提了8.6万元管理费。同日,国信证券也宣布,公司小集合产品“金理财泰然1号”因8月5日至9月1日期间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宣告终止。据统计,这是今年来第7只被清盘的集合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按今年中期情况统计,另有11只产品的资产净值低于1.2亿元,可预见的是,近2个月的市场走势将更为恶劣,面临清盘的集合理财产品可能会更多。(第一财经日报 洁云)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