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昨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从173家提供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数据的银行中看到,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录得较大的盈利升幅,其中五大商业银行为28.74%,股份制银行为46.81%,城市商业银行则高达55.05%。
该报告指出,即使在政府积极限制信
贷的影响下,中国银行业的盈利仍然取得强劲增长。这主要来自于存款基础迅速增长,净息差上升以及非利息收入增加。中国内地银行亦继续通过设立新的分行及子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有机增长。这是毕马威连续第五年发布中国银行业年度调研报告,其中涵盖了184家银行,较去年的报告增加了30 家,占中国内地银行总资产的85%。此外,本年度还涵盖了截至2010年年底37家外资银行内地注册法人银行中34家的财务数据。
“中国银行业在2010年取得了强劲的增长及发展。我们看到中国银监会扩大试点计划,例如推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消费金融公司,也看到业界积极集中发展新产品及服务。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也是最佳的证明。”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李世民说。
从173家提供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数据的银行中看到,有明显迹象显示不同银行的盈利状况各有不同,而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录得较大的盈利升幅。这点亦在不同类型银行机构录得的盈利增长差距中反映出来:五大商业银行 (28.74%);股份制银行 (46.81%);以及城市商业银行(55.05%)。
个别而言,多家银行的业绩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其中特别是临商银行、广州银行、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烟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宁波银行和友利银行(中国)等。
调查显示,在172家及179家分别提供2009年及2010年贷款和存款数据的银行中,贷款增长了19.5%,而存款则上升了18.7%。这跟2008年及2009年的数据构成有趣对比,因为当时的数据显示存款增长高于贷款增长。公布了2009年和2010年数据的160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加23%,但其占总收入的比率由2009年的19%下降至2010年的18.3%。
调查报告也提到人民币开始国际化的进程,这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元素,为在区内或国际市场拥有完善网点的银行提供了强劲发展的机会。
李世民强调:“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中国内地银行仍然主要集中本地市场,在海外市场的活动较为有限。但是,这个情况将会随着人民币迈向国际舞台而迅速改变。我们的报告展示了这个情况如何迅速地变化,而见证未来几年的转变将是一件精彩刺激的事情。”
报告预期,一系列人民币计价产品将会逐渐浮现,还有与外币兑换、交易处理和贸易融资有关的服务,以及跟单信用证、托收和融资等进出口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受益者,将是能够有效利用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分支机构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