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沪指11天5创新低 反弹何时到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09月29日07:21
  近日有媒体称,A股已沦为 “万人坑”,尽管如此,股市仍然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只见向下创新低,不见向上大反弹,沪指昨日继9月26日之后再度下破2400点整数关口。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沪指在近11个交易日中已5次创出15个月新低。A股下跌原因何在?节后行情 展望如何?

  沪指尾盘跳水跌破2400

  昨日上证综指高开低走、持续下探,至13时14分下跌加速,14时43分跌至全天最低点2383.40点,随后虽有微弱反弹,但力度极弱,最终收于2392.06点,跌幅0.95%,跌破2400点整数关口。上一次收盘跌破2500点是在9月22日,这意味着以收盘点位计,沪指跌掉100点只花了4个交易日。

  记者注意到,自9月14日沪指跌破8月9日低点2437.68点创出15个月新低开始,11个交易日中沪指不断上演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跳水秀:9月14日、19日、23日、26日和28日,最低点分别为:2439.37点、2437.17点、2400.14点、2383.64点和2383.40点,上述5个低点都分别创出截至当日的15个月新低。

  为何临近节日沪指却加速下跌?华讯投资分析师贾天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节前有资金兑现压力,一般短线资金会在长假到来前选择兑现以规避风险。

  分析师:节后大概率反弹

  华讯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到国庆节之后,制约A股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28日据媒体报道称,此前市场曾传言EFSF基金规模可能增至2万亿欧元,但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回应说,不会扩大基金的规模,这导致欧洲股市继续向下,对A股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二,市场认为9月CPI数据或仍在6%以上,而随之而来的国庆长假会使消费增加,让10月的CPI也不易下降,从而导致对政策继续调控的预期强化。

  第三,在A股本身极度疲软的情况下,中国水电、陕煤股份和中交股份的IPO对市场构成严重抽血,部分机构也不得不卖出股票来应付申购,从而导致市场跌势难止。

  那么,节后短期内股市走势如何呢?21日智多盈分析师赵前良曾对记者表示,在一周内将有一个破位砸坑的过程,昨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随着大盘不断破位创出新低,做空动能也在持续衰竭,“目前大盘就像弹簧,被压制得太久,反作用力随时会爆发,因此节后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反弹的第一目标暂看到2500点。”但他同时表示,要注意近期“黑天鹅”事件再度发生。

  市场信心缺失 A股走强需政策提振

  受欧洲股市大幅上涨影响,周三A股市场小幅高开。但盘中股指震荡下行,沪综指创出年内新低2383.40点,全日跌幅0.97%。深综指更是不济,跌幅高达1.47%。以前外盘大涨,A股往往也有较为出色的市场表现,但近期却始终是跟跌不跟涨,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既有外患,但更主要是内忧,而其中的关键在当前市场信心已严重缺失。

  连续不断的大型新股发行正在重压本已羸弱的股市。进入9月以来,超级大盘股的IPO不断涌现:9月19日,中国水电发布了招股意向书。表示拟最多发行35亿股,筹资173.17亿元,并将于27日进行网上申购。虽然之后的26日中国水电公告表示,发行规模由之前的35亿股压缩到30亿股,但即使如此,筹资总额依旧高达144亿元。随后的另一家大型公司IPO更让市场倒吸一口冷气。证监会9月23日公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将在28日进行发审会审核,拟发行不超过35亿股,募资不超过200亿元,将成为今年以来IPO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再加上已经在8月29日经发审委审核通过的陕煤股份募集的172.51亿元,三只大盘股的募资金额就超过了500亿元。

  受紧缩政策的压制,A股市场资金面本就十分紧张,而大型股票的密集发行更是使得股市短期严重失血。同时,除了大规模融资,银行的季末考核压力也会导致资金紧张的局面持续到10月1日之后。因此,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市场资金本已紧张,而巨量融资更是造成市场严重失血,投资者信心深受打击。这是近日市场不堪重压的主要原因,也是A股跟跌不跟涨的重要原因。

  国庆节前还有两个交易日,估计大幅走好的概率很低,那么,国庆节后的市场会走好吗?有一项数据研究显示,国庆节前和国庆节后第一天市场的走势往往是同向的,国庆长假后首日涨跌直接由节前市场趋势决定。即若节前市场是上涨的,那么国庆节后的一两个交易日,市场也往往是上涨的,反之亦然。而从今年国庆前的市场表现看,9月28日的“跟跌不跟涨”走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信心的缺失和整体弱势的格局,若未来两天消息面没有重大变化的话,继续走弱应该是可以预见的。若长假期间欧美股市没有出现大变化,长假后的市场首日表现估计也乏善可陈。

  近半年来,市场一直处于下跌调整之中。4月18日沪综指的高点为3067点,而5个半月后的现在,沪综指已经下跌到2383点,跌了近30%。中间仅有象征性地从6月底到7月中旬的200点反弹,市场弱势特征一览无遗。虽然说市场的弱势是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收益增长环比下滑的反映。但是如此绵绵不绝的下跌,使得投资者疲惫麻木,倡导价值投资的基金、阳光私募等投资机构损失惨重、深度套牢,对经济面的反应已有过度之嫌。我们认为,A股市场要摆脱熊市,亟待重树市场信心,而如果有政策的提振,或许能成为扭转弱势的催化剂。(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