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比亚迪方面对业绩下滑给出原因,而瑞银证券在比亚迪的IPO招股书说明中,对国家取消低排量汽车销售补贴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丝毫没有提及,反而大肆夸大比亚迪未来数年的
盈利预期。况且,6月30日比亚迪登陆中小板时,已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即便在财务层面还未有上半年业绩具体数据,但其业绩下滑的趋势应是比亚迪保荐机构瑞银证券了解的事实。因此,比亚迪及瑞银证券是否充分告知投资者风险的确让人怀疑比亚迪的寒冬,或许比外界预想的更冷一些。先是遭遇了上半年业绩巨幅下滑、大规模裁员等问题,紧接着又陷入了车辆安全、环保污染的漩涡。现在,还被质疑和上市保荐人瑞银证券“唱双簧”。不断爆出的比亚迪“利空”信息让专注于技术的王传福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修正比亚迪的公司治理方案,调整比亚迪的步伐。而一直“负面缠身”,也让比亚迪的股价一路向下。
投资者很奇怪,曾被巴菲特誉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的比亚迪,缘何突然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问题不断的同时还引发了业界对行业发展的担忧。虽然比亚迪方面表示,这只是暂时的转身调整,不会影响比亚迪的既定目标。但是,在舆论的监督下,比亚迪依然身陷“惨淡”的处境。
回归本值
投资比亚迪的股民最近很“伤感”,种种利空像蝴蝶效应般刺激着股民的神经,很多人对比亚迪算是彻底的失望了。
比亚迪方面对此表示:“业绩下滑是比亚迪公司在发展周期的正常现象”。比亚迪方面分析,受汽车产业优惠政策退出、市场竞争加剧及IT业务客户订单推迟影响,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比亚迪目前处于一个经营的调整期。比亚迪将借此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长远来看,比亚迪的业务战略依然紧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在相关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没有改变,短期业绩波动不会影响长期发展前景。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的业绩下滑也是市场的正常表现。因为过去的两年所取得的业绩,都是在2008年底4万亿的政策刺激之下,有一个非常规的增长。到现在为止,药效已经过了,当然要回到原来的增长速度上来。更有投资人士表示,比亚迪过去几年的增长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汽车行业是传统企业,之前的一度涨停和投资者的过高期待,都是不正常的。在现在的A股市场环境之下,比亚迪就更要回归其本身的价值,这才是正常现象。
东南大学法学院律师张马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巴菲特在比亚迪的炒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看来,比亚迪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以做宣传为主、做实业为辅的公司”,因此,上市之后股价大跌并不出人意料。
事出有因
不过,也有人认为比亚迪刚一上市就业绩大变脸,实际上是比亚迪和他的上市保荐人瑞银国际合演的一出双簧:比亚迪上市圈钱,瑞银鼓吹收获大笔佣金。据悉,在比亚迪高溢价发行后,瑞银证券赚取了4550.40万元的承销费用。
对于“双簧说”,可以想象到,比亚迪和瑞银都坚决否认。
据了解,2010年比亚迪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国内最快突破100万辆的企业,刷新了奇瑞的纪录。可以说,在比亚迪上市的前一年,比亚迪达到了最高峰。“比亚迪很聪明,感觉在港股不行的时候,马上回内地圈钱。”业内人士分析说,当时比亚迪公司的业绩表现还不错,而市场正处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狂热中,再加上保荐商的“忽悠”,因此,投资者便“晕乎”了。
事实上,在比亚迪上市当日,就有专家预测,上市首日,比亚迪走势好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捧场,之后股价将走低。比亚迪股价此后的表现正如董登新所预测,经历了极为短暂的上扬后,一路走低。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比亚迪方面分析的汽车行业变化确实是业绩下滑的原因。但不论是“国内汽车相关优惠政策取消、市场竞争加剧”,还是“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单一最大客户部分订单推迟”,或是“国内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对于一个知名的上市企业而言,都应该是可预见的长期因素,并不算是突发的短期问题。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比亚迪方面对业绩下滑给出原因,而瑞银证券在比亚迪的IPO招股书说明中,对国家取消低排量汽车销售补贴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丝毫没有提及,反而大肆夸大比亚迪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况且,6月30日比亚迪登陆中小板时,已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即便在财务层面还未有上半年业绩具体数据,但其业绩下滑的趋势应是比亚迪保荐机构瑞银证券了解的事实,因此,比亚迪及瑞银证券是否充分告知投资者风险的确让人怀疑。
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也表示,比亚迪业绩下滑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公司的营销出了问题,传统车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其主要盈利来源有下滑趋势,新能源汽车事实上没有打开局面,所以在双重夹击之下,下滑就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叶檀同时认为,比亚迪今天的业绩表现,瑞银应该负责。因为瑞银保荐了之后比亚迪业绩变脸,那么按照规定瑞银应该是受到处罚。此外,如果招股说明书造假,造成业绩变脸,那么也应该处理投行。
而瑞银证券方面表示,作为比亚迪A股IPO的保荐人,瑞银证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对发行人的持续保荐督导责任,督促发行人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业绩回报。同时,瑞银证券还将继续在信息披露、投资者交流等各方面对发行人进行指导,满足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
监管漏洞
业内人士认为,违规成本过低是保荐人只荐不保和粉饰业绩的根本原因。据公开信息,5年来,中国证监会对7名保荐人进行过警告处罚。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这样的处罚力度太轻。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上市公司的保荐人和投行对于企业未来的走向是有预判能力的,而普通股民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因此他们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准确而真实的预测。
目前的法律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投资者无法起诉券商。“如果有的话,投资者就可以起诉瑞银证券,要求赔偿”,有专家如是说。目前中国现行的上市制度为审核制,该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审查机构不能获取全面、正确的信息。如果企业本身不向国家监管机构披露全面、正确的信息,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监管机构是没有办法去核实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和真实。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还是要靠企业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