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海口空壳企业屡中标政府采购 官员称系商业机密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10月10日15:08

  海口市一家无软件企业资质证书、中标前无缴纳社保资金记录、无缴纳营业税记录、无办公地点、无联系方式的“五无”公司,在注册成立后4个月内连续在政府采购中中标。今年5月又击败一批平均出价400万左右的知名企业,以590万元的最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一项目,引发了人们对当地采购工作的强烈质疑。

  “五无公司”中标590万大单

  记者在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公告》上看到,公告对投标人资格非常明确,称投标人须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须具备: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证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条件。

  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家连续在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中标的海口星海公司,几乎找不到任何具备以上条件的证据,是一家彻头彻尾的“空壳”公司。

  海南省工信厅信息化推进处负责软件企业资质认证的工作人员徐坤彪向记者证实,海口星海公司从未获得过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证书和省级以上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社会监督政府采购成空架子

  曾参与了此次竞标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这些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海口星海公司为何能“顺利”通过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值得深究。

  采购中心主任 称系商业机密

  没有任何资质的星海公司如何顺利通过资质审查、专家评审等多项政府采购关口?面对种种质疑,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蔡东海表现却“出人意料”。他先以是中标企业的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记者关于查看相关采购项目资料的要求,解释称“政府采购的就是正确的。”

  记者就中标企业的资质提出疑问,蔡东海竟然表示“不知道,时间久,想不起来了”。针对该企业明显不符合政府采购法要求的质疑,他又说:“法规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不能解决政府采购行为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面对记者提出的多次质疑,蔡东海竟说“要将记者关在会议室监控起来。”

  长期关注政府采购问题的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说,实施政府采购本是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采购的整个过程基本在财政部门和采购部门之间进行,社会力量难以进行有效监督。

  海南中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孝民认为,政府采购不规范主因是有法不依,这为一些“灰色交易”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阳光采购”不“阳光”,甚至滋生腐败。

  据新华社电

  【媒体评论】:

  京华时报:空壳公司揭开政府采购潜规则

  新华网:政府采购岂能为企业非法牟利当幌子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