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众敏
中国启动汇改以来,多数对人民币升值持反对意见的学者都试图在“广场协议”与日本“失去的十年”间建立某种联系,希望能引为前车之鉴。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时美国希望通过“广场协议”,使美元对德国马克、日元等货币贬值,进而改善美国的贸易状况,
减少贸易赤字。为此,美国对日本施压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以日美安保等外交措施相威胁,结果是美国如愿加速了日元升值。但是,美国希望通过货币贬值改善贸易状况的愿望却落了空。无论德国还是日本,仍保持着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更让美国没有料到的是,中国逐渐成了全球失衡中的一极,对美国有着巨额贸易顺差。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广场协议打败了日本。一直以来,理论界都认为广场协议没有给日本带来伤害,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减少,笔者也曾持这种观点,但这并不是事实。广场协议虽然没有对日本经济带来外伤,却造成了严重的内伤。广场协议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改变了两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广场协议之前,虽然日元升值了30%以上,但劳动力成本仍比美国低。1980年,日本的周工资水平是224.0美元,而美国则为261.5美元。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劳动力成本在1986年首次超过美国,当年日本的周工资水平为362.6美元,而美国则为358.5美元。从此以后,日本的劳动力成本一直高于美国,并不断拉大与美国的距离,到2000年,日本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高出37.7%。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是在广场协议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其次,广场协议并没有让美国受益。美国曾预期在广场协议之后改善自身的贸易状况,但并未如愿。如果仅考虑日美两国,那么日本产业竞争力下降以及企业向外转移,都会直接提高美国的相对竞争力,并改善甚至扭转美国的贸易赤字。但就在广场协议前后,全球市场出现了新加入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向全球市场投入了几乎是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打破了美国的预期。从日本、德国转移出来的产能,很多都转移到了中国,美国企业也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中国。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中国的劳动力结合在一起,美国的相对竞争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被削弱。到头来,“广场协议”打败了日本,但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
因此,以日本为参照,就很好解释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执著了。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但美国仍不满意,华盛顿对人民币升值的执著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尤其是对日本情况有所了解的学者都非常不解:既然升值不能促使贸易再平衡问题,为什么美国这么希望人民币升值呢?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显然比中国知道得多。有美元对日元贬值和对德国马克贬值的经验,美国人当然知道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但是,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升值可以加速削弱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货币升值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过相对价格变动改变两国的显性优势,二是通过相对资源成本价格改变甚至是扭转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对比。而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后者危害更大,而这在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中是被忽视的。
那么,美国这次会成功吗?虽然还很难有定论,但笔者认为这次美国成功的概率要比广场协议大得多。因为,劳动力市场格局已定。近三十多年来,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新注入市场的劳动力数量已大大减少。因此,美元贬值的效应将会更直接地传导到美国的实体经济。而美国的融资成本优势显著。考虑生产成本,要综合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到了2.1%的历史低点,与此同时,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3.9%,考虑到融资体系的差异,中美两国在资金成本上的差异要大得多。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仍很脆弱。与日本在广场协议时的产业竞争力相比,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还很弱,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还很高,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还有,美国劳动力市场也呈“二元”结构。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廉价劳动力队伍,那就是合法与非法的移民,如果政策得当,中美两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差距会大大缩小。虽然在短期内,对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可能没有大碍,但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可能首先大受影响,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到了高于机器人(不是美国的劳工)的水平,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就会启动。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奇高,也有可能成为向海外转移产能的主力。
为此,笔者有三点提议:高度重视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密切关注美国产业政策和劳工政策,悉心跟踪国内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动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