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全球观察

美国汇率法案误入歧途(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10月13日01:32
 
  沈建光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应该淡化政治因素,慢慢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汇率,才能形成一个有效并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

  汇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美两国政治博弈的焦点。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认定汇率低估的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旨在逼迫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内外政界、学术界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但是,笔者观察到,当前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存在明显的两大误区,而此时美国提出美国汇率法案也恰是误入歧途,陷入了这两大误区之中。笔者同时认为,法案不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太多实质影响,即使众议院也通过该法案,美国财政部执行上也存在诸多困难。而该法案在美国复苏乏力之时提出,更是不合时宜。

  误区一:讨论的关键是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人民币问题的诸多讨论,大多围绕着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升值多少合适而展开。学者们普遍把寻求人民币的均衡价格当做汇率问题的关键。美国法案也同样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主要贸易伙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压低本国货币币值的情况,以对其征收惩罚性关税。

  但是,笔者认为,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深入,采用浮动的汇率政策已成必然趋势。在此情况下,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人民币应该升值多少合适的讨论,意义十分有限。

  第一,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很难判断,过多讨论并无太大意义。考虑到评估方法不同,有关人民币均衡价值的结论一直以来莫衷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就曾指出,如果仅对检验人民币真实价值的模型进行细小改变,评估结果的差异就可高达40个百分点。因此,美国法案试图找到人民币均衡汇率并借此估算补贴税,显然是个复杂的技术问题,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

  第二,人民币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一直以来,一国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浮动还是固定,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例如,近日瑞士央行迫于过度的升值压力,宣布干预汇市,保证瑞郎不强于1欧元兑1.2瑞郎。瑞士央行将浮动汇率改为半固定,便是根据自身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同样,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外汇当局在欧元大幅贬值之时,也开始干预本国货币。可以想象,如若干预货币国家增多,诸多汇率干预国之间的相对汇率便无法由市场确定,再次上演货币贬值大战。如今中国仍然坚持着人民币浮动汇率,并通过适当管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这一汇率机制下,讨论人民币汇率价格,应该是经济问题,而非主权问题。近期,在避险情绪之下,美元不断走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出现下跌,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却仍旧保持升值。因此,美国对于人民币升值过慢的批评是说不过去的。而其试图对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范围进行限制,是将人民币浮动汇率拉回对美元固定之道,也是个退步。

  第三,浮动汇率未必意味着不稳定。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曾放弃盯住美元,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当时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5.7%,但中国经济发展平稳,出口更是保持着较高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达29.1%。对比金融危机到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稳定在6.83的水平,但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中国出口便出现了大幅下滑。可见,一律认为固定汇率优于浮动汇率的观点值得商榷。

  另外,考虑到“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存在,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在资本管制逐步放开、货币政策独立性甚为关键的今天,采用浮动的汇率政策是决策层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趋势。

  误区二:认为人民币短期升值过快,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

  市场对于人民币的走势,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

  一是很多人认为,人民币短期内已处于加快升值之中。而实际上,在货币多元化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对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判断更应该参照一篮子货币,而非仅依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则是贬值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走势与对美元走势恰好相反。

  第二,与大部分市场判断不同,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会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人民币贸易顺差正在下降。受海外经济低迷影响,笔者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将进一步放缓,今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或将降至2.2%。其次,投机性资产空间面临打压。打压资产泡沫也会减少热钱流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有,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通胀阶段。笔者预计今年全年通胀水平将高达5.5%,大幅超过4%的政策目标。通胀上升,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也会减轻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总之,正确认识并走出上述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讨论的误区,有助于对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做出有益的探索。而美国此时提出汇率法案,则显得不合时宜,伤人伤己。

  实际上,每年美国议会都会提出针对人民币汇率的类似议案,每年的议会和财政部两次报告都会对人民币问题展开攻击。但是,由于历史上类似法案从未获得通过,往往以不欢而散收场。如今美国复苏乏力,财政、货币政策无弹药可打,困难程度超过以往,正是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合作共渡难关的关键时期。此时重提汇率法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由于该预案违背了国际条约和义务,也无法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应该淡化政治因素,慢慢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汇率,才能形成一个有效并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