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外汇储备“瘦身” 央行数量调控会否转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贾壮
2011年10月18日10:09
  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央行一直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同时利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对冲释放出的流动性。如今,外汇储备增速出现放缓迹象,再加上国内货币条件持续趋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开始高涨。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 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了608亿美元,这是外汇储备16个月来首次出现单月下降现象。外汇储备出现负增长,同欧美债务危机引起的市场动荡和欧元对美元汇率贬值有关,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作为中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储备减少降低了流动性管理的压力,这是否意味着已经处于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调的必要呢?

  截至9月末,我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较6月末仅增加42亿美元,为近年来外汇储备季度增加额的罕见低位。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三季度外汇储备仅微幅上升,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情况下,资金避险情绪加剧,短期资本流入可能有所减缓;二是三季度欧元对美元贬值6.1%。这些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有一定抑制。

  资金流出的状况可以从外汇占款变化看出端倪。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473亿元,环比下降34%。一般认为,外汇占款包括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境资金流动三个部分,扣除前两个因素可以发现,9月份的跨境资金数量环比明显降低。9月份欧债危机发酵,引起欧美市场剧烈波动,根据以往经验,市场波动期间跨境资金往往会回流救急或避险,这种情况可以部分解释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的负增长。

  汇率变化也是外汇储备下降的重要原因。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额当中,考虑了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的影响。9月份,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其中欧元的贬值幅度超过6%,若换算成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就会表现为数量上的绝对下降。

  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应下调?

  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央行一直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同时利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对冲释放出的流动性,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便是其中一项选择。如今,外汇储备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在减弱,再加上国内货币条件持续趋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开始高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在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和流动性偏紧的条件下,到年底对流动性控制有所放松的可能性加大。在总量调控上,未来几个月政策可能有些微调,央行的流动性放松可能遵循如下的顺序和措施:定向宽松、公开市场操作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彭文生特别强调,即使年内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基调的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仍属稳健,就业仍然比较充分,同时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并不具备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

  9月份货币信贷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预期。但是,9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的“低迷”却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不太相符,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分析说,数据之间出现偏差原因在于“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和民间金融体系,而这些资金很多都是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中国官方一向关注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量,由于货币供应具有明显的前瞻性,这些数据也被作为未来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刘利刚说,货币供应量是相对而言较为客观的具有指引性的指标,现在这些数据开始“失真”,这对于中国的政策决策来说,其风险不仅是明显的,也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