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情况
⊙记者 苗燕 李丹丹 ○编辑 刘玉凤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9日在“CEO组织峰会”上首次对外透露了当前银行业在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两领域的情况。他表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截至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仍低于2%,不少地区继续呈下降趋势。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也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券商银行业研究员分析表示,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不能简单理解为房价下跌40%,但该组数据确实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对于房价下跌的承受力较强。
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20%
据刘明康介绍,由于银监会坚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要求,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从抑制投机和投资、增加供给等方面入手,中国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水平不高。
据介绍,目前我国约98%的个人按揭贷款“贷款房价比”低于80%,按揭贷款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超过1/2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都是在2009年二季度房价重新高企之前发放的。截至2011年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包括土地储备贷款、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9.8%,这与许多欧美银行房地产及相关资产占比动辄占半壁江山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国银行业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
除银行体系房地产信贷资产占比相对较低,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不到20%外,由于我国对银行业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控制有效,证券化产品数量极少,其他创新如集合信托与房地产贷款余额之比仅为4%左右,风险特征也相对简单。
地方性债务中80%为银行贷款
针对市场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刘明康坦言,从债务结构看,截至2010年末的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确有80%是银行的贷款。但他同时指出,我国地方政府支出所形成的大量权属有许多属于有效资产,具有一定的变现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偿债条件。特别是经过银监会的工作,但凡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均转为按正常商业贷款运作;剩下的仍按平台管理,不允许赖账,由平台对应的政府负责,配合债权行使对相关债务补正合同和完善抵质押条件。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刘明康透露,当前,国家特别注意加强顶层设计,正在深入推进国家和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将地方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动态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提高财政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举债—偿债”管理体系。此外,严格科学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保证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也是各部门的共同任务。
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刘明康指出,中国银行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建立科学可行的长期资本补充规划。目前,大型银行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融资补充资本的比例分别约占60%和40%,并积极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充分运用形势较好时期的经营成果尽可能核销不良资产,并根据潜在风险变化情况及早计提和调整计提拨备,为未来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信号。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底的近3万亿元和1/3左右,下降到2011年6月末的7000多亿元和1.68%。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底的近-3%提升至目前的12%以上。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机构平均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底的不到7%提高到2011年6月末的165%,风险抵御和损失吸收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