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涨价潮涌动 民营快递惶恐“普遍服务基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孜异
2011年10月21日01:17

  民营快递再次多事。

  续9月圆通速递涨价后,10月中旬顺丰速运亦宣布涨价,申通、中通等多家公司也表示当前涨价压力沉重。与此同时,令一众民营快递忧心的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也距离它们越来越近。

  2011年7月,国家邮政局对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展开调研。此举将迫使民营快递企业大幅涨价转移成本的预言便流传开来。

  10月9日,第42届世界邮政日的致辞中,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再次表示,会进一步推动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这个时候征收‘普遍服务基金’,中国民营快递可能全部倒下,”有快递公司高层人士表示。“如果说一定要征收,也应该向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国邮政”)征收。”

  快递行业普遍预计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征收细则会在10月出台。不过,10月19日,参与了之前邮政局与财政部联合调研活动的快递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对于征收基金一事持反对意见,这个基金到底要怎么收还待定论,但是征收是“肯定”的事。

  有买单义务

  2009年10月,新《邮政法》纳入“设立普遍服务基金”条款。设立这样一个基金,目的是为对邮政企业信函递寄等普遍服务的运营进行补贴。目前,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因为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信函投递网点,并保证价格低廉稳定,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信函邮寄价格低于实际运营成本。

  但一直以来,城市信函业务也是所有递寄业务里利润最高的一项。根据新邮政法规定,该项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快递企业不得涉足。前段时间无奈退出中国市场的DHL,也正是因为无法触碰这一高利润业务,败兴离去。

  这个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意味着,今后民营快递企业将为国有邮政系统信函递送业务的亏损,承担部分“买单”义务,而这项业务偏偏又是它们想要经营却不得染指的业务。之前,邮政系统的这部分亏损由财政部提供补偿。

  按照业内盛传的基金征收标准每票0.5元计算,民营快递企业每年缴纳基金数额大约为15亿元,相当于行业每年全部利润三分之一。根据中国快递咨询网数据,2010年中国快递行业的整体利润只有40亿到50亿元。

  上述参与调研知情人士表示,现阶段具体征收标准尚未确定,每票0.5元是之前的一个参考谈论标准。

  涨价序幕刚拉开

  近日淘宝卖家陆续接到了快递涨价通知,业内预计,当前小幅调价只是民营快递涨价高潮序幕。

  一直以来,对于涨价,民营快递常识认知是“谁先提价谁先死,谁不提价谁等死”,但是,这样的难题在邮政普遍服务基金面前,突然变得不那么为难。

  “无论每票收多少,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这个行业本来利润薄,我们只能涨价。”某民营快递区域经理表示。民营快递虽然表面上风生水起,在快递行业形成一股独特的势力,但是除了顺丰速运这类塔尖上的公司,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在6%上下。

  根据之前参与调研人士介绍,尽管大部分快递企业反对设立这个基金,但是设立基金却是必行之事。标准、试点规则等草案会在年内出台。

  此前盛传每票0.5元标准,上述知情人士说,在快递企业看来这个标准明显高,同意设立基金的较大型企业普遍能够接受的标准,在每票0.2元以内。不过,中小型快递公司对于基金设立普遍反对。

  从国家邮政局在多个公开场合的表态中可以看出,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意在抵补邮政基础服务亏损。由于这类服务需要保持低价,但成本却偏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投递网络成本更高。而快递企业是邮政普遍服务的竞争者,又抢占了较为高端的客户,所以它们自然成为了征收对象。

  邮政系统的这部分亏损之前一直由财政部补偿。民营快递要接过财政部的重担,这让大部分薄利经营的企业反弹强烈。

  目前中国规模上百亿的快递企业只有中国邮政的EMS和顺丰速运。2010年中国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24.6元,比上年末降低1.2元,即便是江浙地区业绩较好的民营快递企业,每件利润也仅维系在0.5至0.6元之间。

  为什么要让穷人去补贴富人?这是民营快递企业疑问。

  据申通、圆通、韵达等多家民营快递人士介绍,与中国邮政EMS相比,民营快递没有优惠政策可言,比如EMS可以使用邮政车免除过路费,很多业务还可以免税,但是民营快递却得依法把各种税都缴齐。“邮政企业不能一边享受政策优惠,一边又要民营企业为它的政策性亏损做出补偿。即使征收,也应该是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都作为征收对象,包括EMS和外资快递。”一家民营快递高层指。

  在邮政系统政企分开后,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EMS尽管分开经营,但都同在中国邮政旗下。2010年,该集团利润总额达13.06亿美元。而现阶段,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调研讨论的重点征收对象只有民营快递。

  普遍服务亏损之谜

  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亏损如何?一直以来,中国邮政只是用“普遍服务亏损巨大”回应。

  在邮电分离之前,邮政普遍服务的亏损是由电信收入来补偿。1998年,邮电分营,这部分的亏损由财政部补贴,自1999年起至2002年每年分别补贴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与此同时,邮政系统还分别于1999年、2004年和2006年三次上调邮费。而且,目前新建、改造和维护邮站的投资,是由各级财政及省邮政公司按比例承担。

  上述财政部补贴于2003年结束。之后,国家邮政局在一份申请补贴报告中称,邮政普遍服务亏损每年超过40亿元,并且还指出,中国邮政承担普遍服务的范围、种类、责任、困难之大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由于中国不发达地区多,使得中国邮政有1/3职工、2/3邮路、3/4网点都是直接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服务。这意味着中国邮政必须承担高额成本,并承受由此造成的巨额亏损。

  上述参与调研知情人士表示,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确有必要,中国需要补偿的边远地区数量远远超过了正常标准。然而,在民营快递企业看来,解决邮政普遍服务亏损,完全可以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所谓市场化,是指把邮政普遍服务的网点有偿租赁给非邮政企业。2003年广东邮政还拿出过一个邮政普遍服务外包方案,但最终没有获得国家邮政局同意。

  “信件递送的利润是所有业务里最高的,快递企业其实一直都想做这一块,可惜政策不允许,”某民营快递人士表示。“如果能把市场机制引入,倒不失为一个可行办法。”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