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周小川: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将在4%左右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1年10月25日07:20

  本报北京讯 记者闫立良报道

  “个别国家就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发难,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藏汇于民’是由居民自行决定运用包括投资等;四万亿刺激计划里面,基本上没有工业、制造业投资,新增贷款总额中大量聚集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服务业等行业;FDI投资于服务业已经将近50%。”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就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抛出了一系列观点。

  周小川是在昨日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演讲的题目是“国际收支走势及其调整的过程”。

  “用贸易差额或者经常项目差额和GDP之比来衡量国际收支,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但周小川强调,用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来衡量国际收支的提法可能不太对。为了衡量经常项目或贸易项目的差别,用它和一个参照系GDP相比,但不是“比重”。

  周小川介绍,中国经常项目对GDP之比,最高的年代2007年、2008年在10%左右,或者还略微高出10%,随后就有所降低,到2010年下降到5.2%,今年上半年下降到2.8%。从今年全年来看,现在还要等一个季度才能拿到数字。但大体上看,今年的经常项目差额对GDP之比会比去年又有明显的下降。

  “总的估计,中国今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将在4%左右,有一个明显的改进。”周小川指出,从贸易顺差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对GDP之比是1.4%,全年也是比较乐观的,都表明中国的结构有明显改进。

  周小川强调,今年国际收支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比较快。现在更多的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得到FDI的量也比较多。中国的FDI里也会混杂了一部分热钱,但从法律形式和统计上来讲,它们是在FDI项下的。因此,从国际收支总平衡,也就是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总和来看,中国今年国际收支的总顺差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说,真正关注到外部不平衡的经常项目顺差会得到改进。”周小川说,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中国这些指标还好于世界许多其它国家。

  “全球范围内有些个别国家就贸易不平衡对中国进行发难,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由于他们自身国内政治的考量。”周小川强调。

  在介绍国际收支今年以来的变化方向后,周小川对结构调整进行分析。

  周小川说,结构调整的政策给了厂商压力之后,这个厂商还是要力求继续生产,继续销售,否则的话它的投资可能收不回来,或者投资回报会大幅降低。所以他一定会力求通过自我完善,继续保持它的生产和销售,这是他本能的反应,也是正当的反应。

  周小川说,在新增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占的已经越来越低了,包括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所出台的四万亿刺激计划里面,基本上没有工业投资,没有制造业投资。在新增贷款总额中,现在对加工业的贷款占新增贷款中的比重已经是一位数了,已经不像过去一半或一半多都在制造业。现在新增贷款大量聚集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服务业等行业。

  周小川介绍,FDI过去在中国形成了大量的制造业产能,然后面向出口,但是现在在外商直接投资这个领域里头,投资于服务业的已经将近50%,这也是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产能布局在各种领域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中国的国际收支更加健康,更加趋于平衡。

  “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表明制造业在发生转变。”周小川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调整的速度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在全球经济情况下,还有一个相对比较的问题,就是相对速度怎么样,最后会决定于我国结构调整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考虑政策如何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我们可能将更过的资源分配转向民间,包括外汇‘藏汇于民’。所谓‘藏汇于民’并不是老百姓把外汇藏到自己手里,而是他们自行决定运用包括投资等机会。”周小川强调。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