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上游吃肉下游喝汤 东西部工企效益悬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安卓
2011年10月27日01:21

  “我们能够实现这5个多点的利润增长,已经是来之不易了,”近日,在面对媒体质疑为何广东1~8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仅增5.8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20多个百分点时,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经济运行处处长赵旭平如是说。

  在国内原材料价格高企及各种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广东的工业企业效益低位徘徊,而相比之下,受益于能源价格高涨,国内西部能源大省的工业企业效益却节节攀升,比如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涨52.3%,两者增速相差近十倍。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10月26日援引统计局数据称,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7.4%。

  在广东,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32.66亿元,同比增长5.84%,增速比1~7月回升2.13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39个百分点。

  赵旭平解释,就全国来看,要分析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工业利润实现28.2%的增长,“这些增长都是占有资源性产品的增长,比如铁矿石,有色金属,原油等,而这些都是广东工业结构当中所没有的”。

  而与广东工业结构比较相似的还有上海,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3.2%,而利润总额仅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另外,北京市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10.9%。

  “不能简单地说广东制造业出现了问题,而是生产成本过大,广东PPI和IPI之间剪刀达到3.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被大幅吞噬掉,”赵旭平说。

  事实上,从上半年开始,广东部分使用上游行业原材料进行生产的石油加工、橡胶、钢铁等行业的盈利水平开始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与之相对比的,是在中西部的能源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达30%~40%的利润增速。

  山西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32.1亿元,同比增长19.3%,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了43.9%。

  内蒙古的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6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3%。

  而陕西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77.18亿元,增长了46.5%。在新疆,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2.3亿元,同比增长18.1%。

  缘何出现工业企业利润“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林江对本报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西部能源大省基数比较低,而广东、上海基数比较高,向上走有一定难度。

  另外,也突出了一个问题,广东这种加工出口型的工业模式快进快出,产值会增加得比较快,但因为缺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成品出厂价格提不上去,原材料进厂价格又不断升高,只能是赚不到钱。

  “而西部能源大省这两年受益于国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之能源产品价格提升,利润随之增加,但要警惕的是,效益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效率的增加。”林江说。

  林江认为,像广东这种能源匮乏的省份,要想提升工业利润,唯有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其技术含量。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