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社保“现收现付”的再辨析

作者:FT中文网 周克成
2011年10月27日16:00
  (原文载于FT中文网 周克成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拙文《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在FT中文网发表后,《中国经济周刊》找了几位专家来讨论。这几位分别来自全国总工会、人民大学、发改委和人社部的专家,对这篇文章的各个论点逐一做出了点评(见《英媒体称我国社保制度劫贫济富 专家逐一回应》)。

  这些专家的点评稿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和讨论,可见社保问题在社会中的受关注程度有多大。我感谢专家们的评论和指教。阅读后,我觉得,对“户籍制度”和“缴费年限”在社保制度中造成“劫贫济富”的效果,专家们并没有很大异议。所以,在本文中,我就只探讨“现收现付制”是不是会造成“劫贫济富”的效果。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部长李志培先生参与了讨论,他既否认现在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度,又承认现在的养老保险“不是把社保缴存人的钱存起来,而是把收到的钱马上把支付给当下已经退休的人”。我认为,李志培先生的观点是前后矛盾的。

  现收现付制度的意思,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很少留储备基金,也就是说,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缴费来支付给已经退休的一代人。而这正是如今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杨志培先生认为职工至少需要缴费满15年才可以领取退休金,就是一种“积累制”,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确实,缴费年限不够,人们就拿不到退休金,但这只能说缴费年限是领取退休金的前提条件,而不能说是“积累制”。人们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请问积累何在?

  当然“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优劣各异。积累制的优点是缴存人的钱确实放在那里,没有花出去,但同时也面临货币贬值和投资亏损的风险;而“现收现付制”是表面上看没有货币贬值的风险,但未来的养老资金从何而来,将会成为问题。但不管怎样,现有的社保制度的“现收现付”特点,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先生,则不否认目前的养老保险是“先收现付制”的,但他认为“现收现付制”不会造成“劫贫济富”的效果。他说:“当下已经退休并且正在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等于是他们年轻时积累的资金,只不过我们看不见,退休的时候回报给他们。现在工作的人创造社会财富,也是在积累,也是一代代地还给他们。”

  我认为,要说今天老年人的退休金来自“年轻时积累的资金”并不符合现实。如果他们的退休金真的来自“年轻时积累的资金”,那么请问这笔资金现在在哪?如果有这样一笔资金,为什么要用今天人们缴纳的社保金发给他们?

  也许会有读者觉得我不懂得对老一代感恩,不是的,我想请大家暂时把感情因素抛开,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事实上中国在早期出台社保制度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当时面临退休的国企职工找一条好退路,改变以往由企业负责发放退休金的做法,以便国企改制能够顺利进行。可是那些改制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多少资金放入社保基金以作退休金,所以只能采取现行的现收现付制,由年轻一代负担起老一代的养老需求。

  当然我们应该说,老一代没有资金积累下来做退休金,并不是老一代的错,而是国企的错,因为国企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不利于财富的生产和积累的,到最后亏空实属必然。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进行国企改制,逐渐让民企替代国企,让民企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

  其实我也赞成现在的年轻人拿出一笔钱来供养老一代。我只说当通过社保制度来转移支付的时候,就难免造成一定的“劫贫济富”效果。因为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年轻人今天交钱了,未来可不一定真能领到钱。因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能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需要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保基金入不敷出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到时的解决办法,恐怕只能像今天的欧美国家一样,要么推迟退休年龄,要么加大后代的社保金缴纳比例,或者干脆增发钞票,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违约”,都可能让今天参加社保的人感到失望。我认为,与其到时让人们失望,还不如今天就诚实地告诉他们,现在交上去的这笔社保金并不一定能保障其老年生活,所以最好现在就开始从其他方面做好储蓄和准备工作。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用来安慰自己的是,当某一天中国的社保资金缺口足够大了,政府恐怕就不得不考虑出售更多的国有资产,以便弥补资金缺口。而政府出售国企,对于推进市场化建设、改进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是有益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