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给地产商“上刑”为哪般?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谊飚
2011年10月28日02:44

  就笔者自己的买房经历来看,相对内地房地产市场而言,香港的地产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已经相当完善,也有更多法律保障。特别是在二手房市场,信息更为充分,买家可以通过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的网上查册服务查到打算购买的房子的业主信息及过往交易信息,以及这个房子是否涉及产权纠纷等等。另外,香港人买卖房子往往会找律师协助签约以及交割货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买卖交易的保障。

  香港的新盘市场情况则略有不同——因为这些楼盘还没有进入二级市场,地产商有可能会虚报成交价或是成交套数,抑或是发布货不对板的销售文件及广告。买过房子的朋友都会认同,对于新楼的建筑材料、实用面积、配套设施、实际开盘销售数据等等,发展商拥有更强大的信息优势,在处理矛盾争端中也处于有利地位。

  和内地类似,香港也会出现不少新楼销售“货不对板”的情况,令香港业主苦不堪言。特别是在实用面积、建筑材料以及公摊设施方面,均存在许多“陷阱”。

  除了“货不对板”,信息的误导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更为重大。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会依稀记得在2009年,金融海啸刚刚发生不久,香港的地产便突然回升,其间传出富豪李兆基旗下恒基地产所开发的一处豪宅“天汇”,以每平方米70万港元的全球创纪录价格售出一个单位。当时还有不少香港房地产中介都以这个楼盘为例,向客户证明,香港的楼价高得有理。随后,整个香港地产市场开始亢奋。

  在外界质疑下,香港特区政府最终展开调查并查实,在天汇以高价出售的24个单位中,仅有4个单位成交,其余均可能要“退货”;随后有香港媒体更进一步披露,先前一些“成交”的楼盘买家与李兆基关系甚深。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