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洒黔西 杜鹃花更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贵州省黔西县调研侧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思源-蒲公英基金”启动仪式上讲话 摄影:薛雯 |
民建会员企业捐款仪式 摄影:薛雯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为民建会员企业授牌 摄影:薛雯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为民建会员企业授牌 摄影:薛雯 |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5日讯 深秋的黔西大地,山峦叠翠、稻谷飘香,呈现出一幅恬静的田园美景。在这秋意盎然的时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等陪同下,到毕节试验区黔西县调研。
2011年10月11日下午2时许,在素有“一枝花”美誉的中国杜鹃花都——黔西县的政府会议室里,陈昌智出席了民建中央对口帮扶黔西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他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民建中央将举全会之力,进一步加大对毕节地区特别是黔西县的帮扶力度,以智力支持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依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平台,积极联系相关部委,多方争取政策支持,助推毕节试验区、黔西县的发展;继续帮助黔西招商引资,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黔西县投资兴业;为黔西县多办实事,做好各项帮扶工作。
当天的座谈会还举行了隆重的签约和捐赠仪式。义乌、广州的两家民建会员企业与黔西县签约了近70亿元的开发建设项目,民建东部十省市组织与黔西县签约了千名教师培训项目。共有七家民建会员企业踊跃进行了捐款,款额达760万元。一个个项目,一笔笔捐款,都凝聚着民建企业家对黔西人民的深情厚谊,体现着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拳拳之心,殷殷深情,令人动容。
毕节是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自2004年民建中央将毕节试验区黔西县定为重点帮扶县以来,时刻关心和帮助着黔西县的发展。近年来,民建中央紧紧围绕“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等方面,在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上给予黔西大力支持。民建中央主要领导多次到黔西考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并先后派5名处级以上优秀干部到黔西县挂职,大力支持帮助黔西的发展。7年来,民建中央共在黔西县援助项目125个,捐赠物资及帮扶资金2602.98万元,协调资金近3000万元,带动投入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招商引资资金2.8亿元,为加快黔西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昌智先后两次来黔西考察指导工作:第一次是2008年,当时黔西正在遭受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如今,黔西正在遭受着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时,他十分牵挂黔西的旱情而再次到来。此行,他率领的黔西帮扶考察团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领导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统战部“4.14”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帮扶毕节试验区黔西县的工作思路和任务,举全会之力,开展帮扶工作。签约项目和捐款活动,是上述帮扶活动之后的又一个务实之举。就在前一天,陈昌智还在广西南宁参加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散会后他顾不上旅途劳顿,下午就飞赴贵阳出席了公益项目“思源-蒲公英基金”的启动仪式。据悉,“思源-蒲公英基金”是百度基金会计划投入500万元、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携手推出的,第一笔捐款100万将用于帮扶来自贵州黔西山区的乡村教师。
10月12日,陈昌智深入黔西基层调研。他一路走一路看,察民情,探民生,问民意,每一处都考察得非常认真细致。在黔西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陈昌智走访了由民建中央引进的三家会员企业,他首先来到贵州毕节黔蒜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听取了公司董事长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后,陈昌智亲切地握着他的手勉励说,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把“黔蒜香”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于世界知名品牌。在以魔芋为主要产品原料的黔西子木实业有限公司,陈昌智询问了当地农民的农作物种植和收入情况,得知农民种植玉米每亩年收入约七百元左右,如果按照子木公司的要求种植魔芋,每亩收入可达三千元以上时,陈昌智说,每亩收入能达到二千元就比种植玉米要翻几倍。因此,要积极扶植魔芋种植,这是个能够帮助农民致富的项目,各方面应该关心和帮助,一定要把它做好。黔西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驻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的企业,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是民建中央常委。陈昌智来到该公司,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企业面临的难处。刘汉元汇报说,通威饲料克服了诸多困难,今年7月开始盈利,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陈昌智高兴地说:“很好,要抓住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多为黔西的发展做贡献。”
随后,在民建企业落户黔西授牌仪式上,陈昌智为这三家民建会员企业授了牌。他说,越来越多的民建会员企业落户黔西,是民建会员积极践行“同心”思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具体体现。他希望落户的民建企业一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实现长久生命力;二要积极拓宽市场、扩大销售量;三要千方百计把企业办成功,成为示范企业;四要大力宣传黔西,带动其他民建会员企业到黔西投资;五是东部十省市民建组织也要广为推荐,积极牵线,引进企业到黔西落户。
简短的授牌仪式结束之后,陈昌智一行来到了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参观了该村的综合服务楼。之后,他沿着田间小道,参观了解放村的村容村貌。解放村依托洪水河的弯道曲流等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陈昌智来到一处农家乐宾馆,向农家乐宾馆的主人刘万荣了解经营收入的情况。听说他开的农家乐宾馆年收入达数十万元时,陈昌智十分高兴,他说,在民建的下一步帮扶工作中,要进一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陪同的同志介绍说,解放村享有“柳岸水乡”盛名,在今年的特大旱灾中受影响小,但在黔西的其他乡村,溪河断流,山塘干涸,不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民建援建的15座人畜引水工程和1513口水窖,在今年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大难题。听到这里,陈昌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表示,民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对黔西的帮扶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承诺”。
民建爱心洒黔西,杜鹃花开更绚丽。12日下午,陈昌智率队在黔西进行的帮扶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踏上了返程。然而,爱心仍在继续,帮扶正在行动。民建对黔西的帮扶工作得到了贵州省、毕节地区和黔西县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评价。在11日的座谈会上,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动情地说:“没想到民主党派在毕节这个地方有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大的影响,当地老百姓都知道民建中央。民建这几年在毕节地区扶持,可以说扶持项目最多、捐赠数额最多、智力支持最多、人才引入最多”。(《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