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柳传志PK中欧教授 谁有理?

来源:新京报
2011年11月02日05:46

  产业观察

  IT行业中,在创始人掌控的公司或股权集中的公司,大股东如果有魄力、有能力,往往具有拍板进行上述冒险的权威和制度保障,而在分散股权的公司里,技术、战略问题很容易转化为公司政治问题。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联想“教父”柳传志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遭遇了来自学界的“狙击”,他请中欧学者们研究一下两个问题,欧洲高福利制度“成了养懒人制度,压制了企业家精神”,以及部分股权分散的公司造成“主人缺位”,独立董事只能顾及眼前利益。中欧的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丁远立刻反驳说,欧洲高福利制度也提高了人的自由度,鼓励了创新;股权分散的公司独董未必不起作用,例如基业长青的IBM。

  从学理上看,丁远教授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因为从逻辑上说,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全称判断,因此“高福利压制企业家精神”、“股权分散的公司不利于长远发展”这两个论断不能成立。笔者对福利制度并无研究,对第一个问题不予置评。但是,如果把样本压缩到柳传志所在的IT业,把全称判断改为大概率判断(实际上这也是柳传志的本意),那必须得说,柳传志在这场PK中占上风。

  在IT业中,因股权分散导致公司战略让位于短期业绩的公司,仅仅在“行业领袖级”的公司中,便可以举出惠普、雅虎、AT&T等公司。即使是丁教授用来反驳柳传志的“基业长青”的IBM,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郭士纳就任CEO之前,也一度陷入了利润大幅下滑、公司臃肿不堪的窘境。与IBM当时境地相似的,还有一代传奇苹果公司,当时他们也在苦苦挣扎,甚至一度打算出售。

  为什么IT公司股权分散即容易陷入战略失衡的境地?其根源还是在于IT行业的那个魔咒摩尔定律。根据该定律,同样面积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十八个月就会翻一番,同等规格IT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地每十八个月降一半。这导致IT公司必须依靠不断地开拓新领域,以创新来获取高额利润并占领市场,保持住利润和股价。

  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在创始人掌控的公司或股权集中的公司中,大股东如果有魄力、有能力,往往具有拍板进行上述冒险的权威和制度保障,例如乔布斯、比尔·盖茨和Google的拉里佩奇等企业领袖,都在关键时刻做出过壮士断腕、战略转型的重大决策,保证了企业的存续和发展。

  但在分散股权的公司中,上述决策需要取得董事会多数人认可,这时候技术、战略问题便转化为公司政治问题。惠普的董事会导致他们雇佣了好大喜功的菲奥莉娜又解雇了能干的马克赫德;AT&T董事会拆分了设备生产和互联网业务部门;雅虎则在媒体和科技公司之间摇摆不定,先后从王座跌落。

  因此,柳传志在回复丁教授的狙击时表示“中国企业家要学会写菜谱而不仅仅是照菜谱做菜”,既表明了IT行业的特殊性,又含蓄地表明,企业管理不能光走“学院派”路线,还要有具体实践。

  花落去(北京 媒体人)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