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京北最大废品回收市场拆迁 环保人士呼吁有序规划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年11月02日07:5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近日,随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的拆迁改造,东小口村附近的近垃圾回收市场面临再次搬迁。这个有着近800家商户的废品中转站是北京北部最大废品回收市场,约有3万人在从事废品回收工作。

  据当地的商户介绍,目前刚开始开展拆迁动员工作,“早签约,早受益。”“早搬家早领款,如入银行搞生产”的横幅也是三天前才开始挂上。不过,目前尚未下达最后的搬迁时限。

  对于拆迁后,废品回收市场的去处,商户们一片茫然,“从年初就知道要拆迁,但到现在也没人告诉我们要搬到哪里去?”一位许姓商户表示。据该商户介绍,有的商户已经开始到六环租地,建新的经营场地。不过在他看来,零散的经营,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也不便于后期的垃圾回收再利用。

  民间环保人士黄小山认为,像这么大一个规模的废品回收市场,政府不能一拆了之,应该有相应的应对预案,“市场没了,垃圾还在产生,政府不做统一规划,他们只能四散流窜经营。”黄小山曾因反对北京垃圾焚烧而被公众熟知,前不久其主导设计的“绿房子”垃圾分类项目又获得了包括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在内的多方认可。

  据黄小山介绍,其曾和北京市政部门一起到日本考察垃圾处理问题,当地对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曾让考察团非常震撼,“垃圾处理基不仅拥有从分拣、回收、加工、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而且就建在东京湾的黄金位置。”他曾对随行的考察团成员开玩笑说,“这要在国内,肯定建成海景房,谁会舍得用来搞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

  而据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的一位管理人员介绍,从年初的时候,就曾向东小口镇、昌平区各级主管部门反映过市场的迁址建设问题,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答复。

  北京市昌平区商务委资源回收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在做拆迁规划时,北京市相关部门也曾讨论过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的处置问题,最终因为用地指标不足等因素,决定不再异地建设类似的废品回收市场。

  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垃圾回收市场,已在北京六环外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环形带。摄影师王久良拍摄的《垃圾围城》系列,为公众勾画出了北京城外围的七环垃圾带。根据所处的经纬度,王久良在地图上为每座垃圾堆做了黄色标记,从最终标出的地图上看,在六环之外,400多座垃圾场组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包围圈,将北京城围困其中。

  作者:刘金松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