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专家称保障房融资需金融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11月03日11:08

  本报记者 张焱

  保障房开工大限将至

  “我们已经参与到政府启动的保障房建设之中,但是数量不多,总的来说是在观望政府对这批保障房的政策导向。”近日,一位北京的开发商在电话中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建保障房主要是尽企业的社会企业责任而已,政府现有的政策并没有使开发商有太多的利润可求。

  事实上,11月是保障房开工的关键时期。早在上半年,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各地要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11月末以前必须全面开工。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年度建设计划、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

  “当前保障房建设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一是融资;二是土地;三是后续的运营管理。”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的政策和租金水平,如果不考虑贷款利息,最快也要30年才能收回本金,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都是可以出售的,产权相对比较清晰,并且还有一些配套的收益设施,融资难度不是很大,难的就是产权不清的公租房和廉租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指出:“现在保障性住房种类太多,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改造房、限价房等等,应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障方式,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率,建立可持续的、符合我们国家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房融资需金融创新

  “明年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仍可能较大,须给予更多支持。必须加大各级财政对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投入,对资金缺口比较大的地区应该逐步加大地方和中央预算的投资安排,确保投资渠道和投入资金有所保障。”高伟表示。

  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保障房融资要特别注重政策性融资的内在规律性,要在市场的环境下运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尽量去创新发展一种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大的机制,以实现调动社会民间资本形成合力的共赢格局。

  高伟分析,“保障房建设的同时要创新一些融资方式,例如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投入保障房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央财政资金建议采取贴息、担保、补助的方式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

  此外,高伟还表示,地方融资平台为地方政府融资缓解了压力,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也要引起重视。“比如,如何理清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边界,怎么划清权责,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刘志峰则建议:“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依靠中央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和各级的配套资金以外,要通过金融创新多方面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好信贷、财税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