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基金式预言”含金量下降 “领路人”迷失了方向?

2011年11月08日06:25

 

  “领路人”迷失了方向?

  2011-1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曾经一度在市场“点石成金”的基金,逐渐面临“说话不管用”、择时操作效果不佳的尴尬。在市场热点高密度切换、参与市场博弈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当下,“基金式预言”正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测不准”的尴尬

  如果将基金经理在定期报告中所作“后市展望”与实际行情走势进行对比或许会发现,基金的“预言”很多时候并未“灵验”。

  某基金在三季报中坦诚,此前过于自信物价拐点和政策拐点将在三季度出现,因此保持了较高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并配置了部分政策转向可能受益的板块。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物价居高不下,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转向,货币政策反而加码,不断紧缩的政策导致社会资金日益紧张,高利贷崩盘不断出现、资本市场股债双杀,股票价格一跌再跌。

  测不准行情的并非一家。“与海外基金不同,国内基金普遍采用市场择时策略,适时调整基金的仓位来规避市场向下的风险或抓住市场上涨的机会,然而积极的择时在整体上并没有给基金带来正的收益,”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代宏坤表示:“检查国内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在过去三年的择时能力,发现这些基金总体产生了负的择时收益。”

  代宏坤告诉记者,采用择时能力指标来评估基金的择时能力,根据测算,择时产生负收益的股票型基金比率高达63.6%,偏股混合型基金择时产生负收益的比率约50%。在其看来,从目前数据分析,基金作为一个总体并不具有择时能力。

  市场“强大”了

  投资者一度以基金马首是瞻,为何“领路人”却迷失了方向?

  分析人士称,近几年“超预期”事件时有发生,要在一个黑天鹅频频掠过的时间段内准确“预见未来”对于基金来说难度不小;另一方面,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依旧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间断性会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市场风格的频繁切换和市场热点的高密度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金的预言能力。 “但更为关键的是,市场‘强大’了。”北京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

  近日有媒体报道,公募基金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受到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的挑战,其权益投资上限在今年三季度首超公募持股市值。

  除了竞争者的强大,市场的扩容也在稀释基金的话语权。处于07年末巅峰状态时,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高达创纪录的27.14%;但09年后情况急转直下,新股发行增加、大量限售股解禁,都使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出现大幅增加,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深沪两市的流通市值已经高达20万亿元,基金持股占A股市值比例继续萎缩,跌至8%左右。

  对此,上述负责人提醒投资者,在阅读基金定期报告的时候,应该兼听则明,不迷信个别观点;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市场行情的复杂多变,基金一时的业绩表现(无论好坏)都不足以成为基民投资行为的唯一根据。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