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主要议程,通过了相关文件,将文化命题上升到政治战略高度,一时间举国瞩目。近
期的A股市场因此充满了文化气息,文化传媒板块成为资金持续关注的对象,涌现出一只又一只大牛股。天舟文化(300148,收盘价27.98元)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上演了翻倍行情,浙报传媒(600633,收盘价19.40元)、出版传媒(601999,收盘价10.50元)等也出现了30%以上的上涨。
不过,本周随着大盘震荡,文化传媒板块波动也明显加剧。周四(11月10日),天舟文化、出版传媒跌幅甚至超过6%。现在,到底是文化传媒板块的途中小憩,还是就此退潮?今后还有哪些文化类公司值得关注?在此,《每日经济新闻》将进行探讨,希望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天舟文化一月暴涨103%
在成熟市场,文化传媒行业常常酝酿着超级机会。别的不说,网友熟悉的那只企鹅腾讯控股(00700,HK)2004年股价不过三四港元,今年最高涨到了230.8港元。2010年底,波士顿资讯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腾讯控股2005~2009年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106.3%,超出谷歌4倍多。
在A股市场,还没有一家像腾讯那样的企业,能给股东带来如此高回报。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政治高度后,市场的憧憬就开始改变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中信证券认为,会议审议的《决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文化传媒的政策推动不同于其他行业,尤其是工业行业,不可以通过“投资品”逻辑进行分析与解剖。因为传媒文化更倾向于“创意消费品”,创意消费的投资逻辑,就是市场的放开和许可,这才是行业最大利好。财富证券则预计,文化产业规模将由目前占GDP中的2.75%上升至5%以上,未来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5%左右。
政策的春风也吹到了A股市场。文化传媒板块虽个股不多,却在最近一个月涌现了一大批牛股。去年年底在创业板上市的天舟文化国庆前股价不过13.14元,从10月12日开始,在全国各地游资的击鼓传花之下,天舟文化展开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本周四一度突破30元大关,区间涨幅高达103.49%;浙报传媒更是赶上了好时候。9月29日,暂停上市一年多的*ST白猫重组成功复牌,并更名为“浙报传媒”,当天大涨68.27%。而后,挟重组股和文化股双重优势,浙报传媒受到资金热捧。本周五,公司股价收于19.40元,较复牌当天收盘价上涨58.37%。
机构称个股机会有待挖掘
不过,A股市场自从2307点反弹后,本周到2500点附近出现了震荡。前期超级强势的文化传媒板块也展开了大动荡。周四,天舟文化早盘冲破30元大关后大幅回落,收盘时大跌6%。浙报传媒当天也以暴跌6.24%报收。
文化传媒板块是中途加油,还是熄火退场呢?
“文化传媒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10月中央出台的文件仅是大框架,随着未来细则出台,文化传媒板块一定还会有反复表现的机会。”某私募人士表示,“不过像天舟文化这种前期过于强势的品种,可能会因获利筹码兑现,出现一定程度回调。而那些涨幅不大的跟风品种,则有望被资金深入挖掘而出现一波补涨。”
银河证券也指出,本次全会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未来一年文化传媒板块都将是A股市场的热门板块。“从产业角度来看,监管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形成类似新闻集团和迪士尼那样的巨无霸综合性传媒企业,因此A股文化传媒类公司将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跨区域跨媒体并购扩张;二是知识版权价值的提升。从子行业来看,出版行业的整合会走在最前面;其次,广播影视产业的改革是未来两年最大的热点。但是10月以来,因估值提升主导的行情已接近尾声,板块未来的上涨取决于超预期的政府政策和业绩增长。”
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跨区域收购整合预期强烈且估值较低的公司,主要是时代出版、博瑞传播和中南传媒:“这三家公司虽然控股股东的主要资产都已经上市,但是公司管理水平高,对外扩张的意识强烈,估值低,有成为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潜力。”另外,如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类“享受内容资产升值”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影视/
“限娱令”铺路 “剧霸”华策影视有望爆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冬晴
“限娱令”来了,我们该看什么?短短三四天时间,猫扑网上的这个主题讨论的帖子点击率高达8700多次,网友反响热烈。
实际上,在网友开始考虑“限娱令”以后看什么的时候,国内影视行业正悄然掀起一场抢夺影视剧资源的风暴,在视频网站等新媒体豪掷重金抢购影视剧以后,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巨头也纷纷宣布增加电视剧节目编排,还将增加30%~40%的资金用以购买电视剧。
受此影响,拥有国内 “第一编剧”邹静之等多位重量级编剧的华策影视(300133,收盘价35.92元),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政策大潮中的一大市场焦点。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近期纷纷发布研报首次关注并给其“推荐”、“买入”或“增持”等评级,该股在此轮文化传媒板块炒作行情中表现却十分低调。
“限娱令”下 抢剧潮起
广电总局10月下旬正式出台了新政“限娱令”,要求全国各地方卫视从7月起,在17∶00~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每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黄金时间段播出综艺类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同时规定每天19:30~22:00,全国34家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播出综艺类节目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
在这一政策被媒体提前曝光之后,迅速引起连锁反应,各大卫视见招拆招,在保持优势节目的同时,将旗下娱乐节目资源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和调整,其中不乏原有节目的去娱乐化,新节目打“擦边球”等方法层出不穷。但正式出台的“限娱令”远比此前传说中的来得更猛烈。
在10月底落幕的首都制作业协会电视剧秋季交易会上,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国内卫视巨头的代表纷纷向媒体表示,在“限娱令”之后的节目编排调整中,明年将提高购买电视剧资金的投入比例,电视剧的购买数量将增加30%到40%,重点打造黄金时段的独播剧,动用资金高达数十亿。
有意思的是,“限娱令”还催生了电视剧稀缺之后的 “周播剧”。湖南卫视日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制剧《童话二分之一》将不再是日播,而是周播,同时,浙江卫视和中国教育一台合拍的电视剧《一芯一意爱上你》本月起也会以周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早些时候,国内网络巨头腾讯高调进入视频战场,宣布以“创新高天价”购买《宫锁心玉》第二部《宫锁珠帘》(以下简称《宫2》)视频版权。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腾讯就开始整合网页端和客户端业务,正式发力视频业务,而《宫2》成为了腾讯视频购买的第一部独家剧。
虽然腾讯视频上述购买事项未公布购买价格,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腾讯的出价达到每集185万元人民币。该剧总长40集,腾讯仅版权购买投入即超过7000万元。此前,视频网站的买剧价格纪录一直由3000万元购入《还珠格格3》的搜狐保持。
随着全国各大电视台电视剧档期需求的剧增,加大投入以及独播剧的哄抢,以及各大视频网站加入影视剧资源的抢夺,一夜之间,电视剧成为稀缺性资源。
“第一编剧”坐镇深耕细作
影视剧的创作者对消费大众的喜好和判断标准的认知是一种主观判断,只有创作者取得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主观判断,影视剧才能受到市场喜爱,才能取得良好的票房或收视率,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目前国内影视制作企业数量众多,对影视制作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创作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在这方面,华策影视已经聚集了刘冠军(笔名刘恒)、邹静之、麦家等一批优秀的行业人才。其中,邹静之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编剧”,主要作品包括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担任编剧)、《康熙微服私访记》(担任编剧)、电影《千里走单骑》(担任编剧)等经典影视作品;而刘冠军是我国著名作家、编剧,主要作品包括《秋菊打官司》(改编为同名电影并担任编剧),电影《集结号》等。
在将国内多位著名编剧收入麾下之后,华策影视邀请二人出任公司业务总策划、总监制,在公司IPO之前,邹静之和刘冠军作为公司发起人各持有21.18万股。
同时,邹静之在著名电视剧《倾城之恋》(担任编剧、监制)项目上与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刘冠军也在电视剧《中国往事》(改自其小说《苍河白日梦》)项目上与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王牌编剧坐镇成就了两部经典影视剧作品。
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今年国内电视剧生产已达到1.5万集,预计全年的电视剧生产将超过2万集,比去年暴增了6000多集,达到历史之最。
但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又显示,每年只有3000多集电视剧能与观众见面,如此算来,80%的电视剧都难见天日,化身炮灰。
正因如此,凭借国内一线的创作人才、主创团队打造精品、大片电视剧,华策影视在同行业中的霸主地位愈发突出。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电视剧发行价格整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基本完成销售的投拍剧平均销售价格约为85万元/集,远高于市场平均35万元/集的水平,也高于黄金档市场平均70万~80万元/集的水平;投拍剧平均毛利率约47%,高于30%左右的市场平均水平。
公司出品的《中国往事》系改编自刘冠军的作品,导演张黎、监制兼主演张国立、美术赵海、剪辑刘淼淼均为国内顶级主创人员,该剧投资超过80万元/集,发行价格超过130万元/集,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大片”时代,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效益和口碑的双丰收,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认可,获得被媒体誉为电视剧“奥斯卡”的首尔国际电视节最高奖项“最高电视剧大奖”,这是中国电视剧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另一大片《倾城之恋》由邹静之编剧,导演梦继、主演陈数均是国内一线阵容,该剧发行价格近110万元/集。
除了与邹静之、刘冠军签下了无限期合约外,华策影视旗下还整合了汪海林 (主要作品 《神医喜来乐》等)、吴海燕(主要作品《单人床双人房》等)、薛永春(合作作品《天师钟馗》等)、李晓苹(合作作品《流星蝴蝶剑》等)一批国内签约编剧等创作团队资源。
投拍剧、外购剧成就“剧霸”
据华策影视今年三季报,今年1~9月新增发行电视剧与去年持平,收入增长并不显著,仅11.16%,但毛利率提升了8.84%。对此,公司表示,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剧单集盈利能力提高。
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仍是投拍和外购电视剧销售,前3季度电视剧业务贡献了95%的收入。由于新增发行电视剧数量与去年持平 (12部),因而电视剧收入同比仅增长了6.33%。
根据机构调研情况来看,2011年公司至少会发行5部140集投拍剧同比将增长28%,但上半年仅《爱上查美乐》一部,下半年无疑是投拍剧的高峰期。根据公司计划,四季度将有一部投拍剧 《抬头见喜》(投资比例45%)进行首次发行并产生收入,同时,还将有2部左右引进剧首次发行。制作中的《施公案》、《天涯明月刀》、《国家命运》、《利剑》、《傻妞归来》、《决战前》、《钟馗传说》、《薛平贵与王宝钏》等剧将在4季度或明年陆续完成。
湘财证券调研报告指出,2012年实现收入的电视剧将是今年已经或即将投拍的20部723集电视剧,在发行量稳步上升的背景下,市场上最大的担忧就是发行价格能否保持上涨。
按照湘财证券对公司投拍剧的统计逻辑,2010年公司发行的单集电视剧销售价格高达166万元,远超市场普遍估算水平。
同时,湘财证券认为,目前的精品电视剧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优质制作机构的精品电视剧仍将会有广阔的市场。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稳步提升,表明公司电视剧制作的规模效应在逐步显现,未来随着投拍规模的提升,毛利率依然存在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IPO上市以后,公司利用资金优势明显加快了电视剧制作生产步伐,制作规模迅速提升。而精品电视剧仍是各大卫视提升收视率的不二法宝,精品剧的单集售价仍处于上升通道,“限娱令”所掀起的抢剧潮无疑将加剧这一价格的上涨。
除投拍剧外,华策影视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赢利点外购剧。
据了解,外购剧是被市场和行业普遍忽视却存在暴利的“蓝海”。外购剧投资成本低,毛利高,周转速度快,2010年外购剧整体毛利率为69%,单部外购剧甚至可以高达90%。
结合华策影视先后引进的TVB剧、穿越剧、泰剧来看,不仅获得了超高收益,也引领着观剧潮流。
目前,华策影视的外购剧和投拍剧各占据公司营业利润的半壁江山,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外购剧的投资,同时通过与国内外优质影视机构的合作,打造国内二轮剧供片集散中心。
渤海证券认为,广电总局再谈“限娱令”,减少过度娱乐为电视剧播出让路,利好于影视内容的制作机构,预计将促进电视剧需求增长。
/出版/
“青年近卫军”长江出版借壳ST源发等待蜕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冬晴
周二,ST源发(600757,收盘价10.17元)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签署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半个多月前,长江出版传媒拟借壳上市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事项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至此,长江出版传媒借壳ST源发的收尾工作近在眼前,而赶上文化传媒板块的行情演绎之后,被誉为“青年近卫军”的长江出版传媒的首次出征又将给投资者怎样的表现呢?
借壳传媒股受追捧
随着文化产业政策陆续出台,沪、深A股市场的文化传媒板块炒作行情持续向纵深发展,在天舟文化等人气龙头品种的示范效应下,冷寂多时的出版业个股逐渐遭到市场游资的围猎,短期表现十分抢眼。
作为借壳上市的出版业同行,
中文传媒(600373,收盘价22.95元)
在借壳上市之后沉寂一年多无人问津,但在这场文化传媒板块的炒作行情中,该股大有渐入佳境的意味,一路震荡攀升,创出历史新高,阶段性涨幅接近翻倍。
自10月24日盘中一度创出最低13.04元/股以来,中文传媒在短短15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接近70%,其中还有4个交易日出现强势涨停。这不仅刷新了借壳上市以来20.67元/股的最高价,还一路震荡上攻,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盘中最高摸探至24.56元/股,距离短期翻倍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另一家前不久借壳上市的出版传媒业同行浙报传媒,被爆炒之后再度遭到游资突袭,短期涨幅惊人。
9月29日,浙报传媒借壳*ST白猫实现恢复上市当天,该股暴涨68%,并在随后短短几个交易日继续震荡上攻,阶段性涨幅超过106%;10月下旬开始,在文化产业政策暖风频吹之后,该股从14元/股一线连续发力,最高摸探至21元/股一线,第二轮涨幅也接近50%。
借壳上市的出版传媒股独特的市场表现,让不少投资者深感意外,同时,挖掘累计涨幅偏小的冷门股也成为一种新的方向。
“青年近卫军”即将首征
作为一只即将完成借壳上市的准出版传媒股,ST源发 “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低调潜行的重组收尾工作正在悄然进行。
10月21日,长江出版传媒拟借壳上市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事项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根据安排,公司将以5.2元/股向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定向发行4.88亿股,购买其拥有的用于购买评估价值为25.35亿元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16项股权,包括出版、发行、印刷、印刷物资供应链等出版传媒类主营业务资产及其下属企业。
根据之前的公告,此次注入资产具体包括出版集团本部教材中心相关业务资产以及人民社、文艺社、教育社、少儿社、科技社、美术社、崇文书局、九通社、大家报刊传媒、教育报刊传媒、长江数字出版、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天一国际、新华印务、物资公司的100%股权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拟购买资产2010年度营业收入为23.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高达2.33亿元,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达到2.57亿元,同比增长10%。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艺平日前向媒体表示,长江出版集团的出版传媒主业将实现整体上市。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本部教材中心相关资产和下属15家全资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有望在11月中旬正式上市。
浙江某私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眼下的ST源发只是披着的红盖头还没被掀起来,长江出版传媒的增发一旦实施完毕,ST源发将依次申请公司更名、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等事项,最终与大家见面的将是长江出版。
天相投顾也指出,湖北长江文艺出版集团的传统出版实力雄厚,是出版行业中的“青年近卫军”。公司近几年着力打造自己的青年近卫军队伍,吸引了很多青年作家加盟,未来这批青年作家的市场价值开发潜力无穷。重组后,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经营状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