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记者 冀欣/文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据理财周报统计,截至11月6日,2011年共有24家信托公司参与成立了78款矿产资源类产品。其中,成立数量最多的是吉林信托,为10款,发行规模达到26.1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融信托,成立数量为8款。
而去年全年,矿业信托成立的数量仅为52款,参与其中的信托公司只有15家。
这是一个超乎预期的增长数字。
而令你想象不到的事还有,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信托产品,除了投向风生水起的房地产,还有你并不熟悉的地下煤矿。
根据恒天财富统计,今年以来,矿业信托的平均收益达到9.19%,与房地产信托的9.81%不相伯仲。而值得一提的是,矿业信托产品年收益率最低不过8%,与房产类信托收益率动辄相差5个百分点相比,差距明显更小,也就是说,整体收益水平更高。
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局面,它意味着房地产项目产品发行被迫收缩后,信托公司正在酝酿一股新的力量担当大梁。
矿业信托也许就是爆发点。
与房地产项目类似,矿产资源类企业本身也有巨大的融资需求。近年来运输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大幅提升,开矿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煤炭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快,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印象中不缺钱的煤老板也开始捉襟见肘。
以往,银行贷款一直是矿产资源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不断增长的需求却在今年遭遇银根紧缩的尴尬现状。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对矿产资源类企业的贷款要求更高,除少数大型矿产企业外,大部分矿企特别是中小矿企都难以如愿以偿。
没有太多悬念,患有强烈资金饥渴症的矿企,和房地产业务收缩后遍寻优质项目且嗅觉敏锐的信托公司一拍即合,迅速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其实能源信托产品早在2004年就已在国内出现,只是在信托业务中占比规模较小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而时至今日,一路走高的CPI将中国带入通胀时代,矿产资源价格上涨预期渐强,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加快矿企重组,行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通过信托方式参与分享矿业资源的高收益必将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所以,尽管目前矿产信托尚未形成规模,但是不能忽视其巨大的成长空间。
另外,相比房地产信托业务,矿业信托更加契合国家积极推动资源整合的政策方向,也可以降低信托公司将资金过度投放于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所带来的行业集中度风险。
从近几年发行的矿业信托产品来看,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是目前信托计划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式。
除此之外,产业投资基金也逐渐兴盛起来,它可以有效地结合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的优势,集合社会民间资本。
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尝试的如中信信托,公司与资源开发企业合作发起设立了中恒聚信与聚信泰和两家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总规模预计在200亿元左右,将股权资金、债权资金、结构性资金等嫁接到产业基金这一综合性金融平台上,继续推动贵州、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整合。
然而前景虽然美好,问题依然颇多,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投资风险。矿产行业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认知困难,选择产品之时必定如履薄冰。而刚刚起步不久的矿业信托不但必须面对各种系统性风险和行业既有难题,对于此方面管理经验尚浅的信托公司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恰逢年底矿难频发的多事之秋,需要担心的事情总是特别多。
高收益对应高风险,这是谁都知道的投资常识。
没错,矿业信托是在玩火,没关系,我们带你一步一步逼近核心。这是理财周报用七个版面为你呈现的,关于矿业信托的财富密码和风险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