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开盘:两市微幅低开 关注新兴产业概念股

2011年11月15日09:32
来源: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讯 周一两市高开高走,稳健上行,沪指收复2500点,重新站上5日线,收盘创2个半月来新高。大盘调整充分,多头重新发动攻势。股指期货弱于现货市场,受上周末外盘股市大涨刺激,两市跳空高开,开盘后一路缓慢震荡上行,个股普涨,并最终以全日高位收盘。今日开盘,两市微幅低开,沪指报2525.95点,跌0.11%;深成指报10631.05点,跌0.14%。板块方面,新能源,锂能,环保等涨幅居前,机械,医疗,有色等领跌。

  要闻解读

  温家宝部署行政审批制改革 确立公民个人投资主体地位

  国务院14日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强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他提到,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突出三个重点领域:一是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二是社会事业领域。加大审批事项的清理、精减和调整力度,放宽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三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清理一些部门和地方利用“红头文件”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要一律取消。

  简评:胡锦涛此前表示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温总理的此次讲话是对其具体措施的阐述。部分投资领域对于民营经济的限入是导致这些领域垄断低效的原因之一,此次对个人投资地位的强调有望推动该改革的进程。

  一年期央票突然放量发行 市场不改宽松预期

  央行14日公告称,今日将招标520亿元1年期央票,数量较上周100亿规模放量逾4倍,且为今年4月19日以来的7个月新高。与本周到期资金560亿元相比,央行今日一口就“咬到肉”,净回笼将面临重启。除了发行量,市场对于本期央票的利率也极为关注。目前,由于1年期和3年期央票二级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本期央票利率小幅下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此前央行公布的2011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央行扩大了货币供应量核算口径,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被包括在内。扩大口径后的10月广义货币(M2)余额为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简评:央票放量或旨在释放“货币政策不会太早放松”的信号,但并不意味着央行开始采取紧缩动作,市场也不会打消央行将进一步宽松、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的预期。

  工信部发布 “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

  工信部日前发布《“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规划范围涵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产业四个领域,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要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部分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围绕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二是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大力开发关键和共性技术。四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简评: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上述规划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底到明年初,将有一个更为密集的各类规划发布高峰出现,以求尽快完成各个产业的战略部署。各规划的出台受到了资本市场一波又一波的追捧,并撬动市场热点轮转。

  沪综指站上2500 强势格局可期

  受上周末欧美股市走强刺激,沪深股市14日迎来“开门红”,上证综指收盘站上2500点,中小板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率先创出本轮反弹新高。沪深两市成交825.2亿元与903亿元,成交额均较前一交易日小幅放大。在外围股市上涨刺激下,上证综指14日以2498.67点跳空高开,此后在个股普涨推动下震荡走高,盘中最高上探至2529.63点,收报2528.71点,上涨1.92%。深证成指收报10645.68点,上涨2.18%。中小板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2.51%与2.78%。在正常交易的2173只A股中,有2138只个股上涨,煤炭、军工、新能源汽车板块受资金追捧。

  简评:在政策微调迹象明显的背景下,市场有望保持强势格局。考虑到当前股价对政策利好预期已有所反应,市场未来上升空间还需视政策实际放松力度及经济下滑幅度而定。短期而言,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可能成为判断市场强弱重要观察点之一。

  国资委:央企已减至117家 市场化并购重组是大趋势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刘文炳日前表示,未来几年,中央企业进行市场化并购重组是大趋势,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创新并购重组方式。但要高度重视各类风险,特别要避免盲目兼并和“多元化”陷阱。据刘文炳介绍,通过并购重组,中央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明显扩大,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趋于合理。从中央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已由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17家;2003年底185家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仅为8.3万亿元左右,2010年底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行业。

  简评:央企的并购重组此前也是A股热衷炒作的题材之一,此后央企的并购重组进程或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