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稀土整治验收成果 行业门槛或提高

2011年11月16日00: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于萍

  自下半年以来不断推进的稀土专项整治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伴随着工信部等20部门联合开展稀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稀土行业整治成果将逐渐浮出水面。在这场整治风潮中,行业分散无序的现状或将有所改善,行业门槛有望得到提高。

  稀土作为众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料,有着工业维生素的美称。但是在资金炒作下,上半年稀土价格已经逐步超出下游需求端的承受能力。天价稀土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与需求的背离,还反映出行业开采无序、竞争无度的种种乱象。正是如此,对于稀土行业的整顿治理更显得意义深远。

  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稀土产业政策。可以看到,监管层对行业的整顿已经从最初的取消出口退税、增加关税,实行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总量控制等“强制手段”向规范行业生产、建立准入制度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稀土产业政策更是着眼于生产秩序的整治。

  早在今年8月初,工信部等六部委就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整治行动时间自8月1日至12月31日,共分三个阶段进行。此次工信部等20部门联合开展稀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正是对始自8月份的整治行动的收官验收。按照计划,年底前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将对整治结果进行公告。在此次专项整治中,有关部门将对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收购和销售非法开采的稀土矿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显然,让稀土生产“有法可依”正成为当下产业政策的核心,而为了有效遏制非法开采,部分稀土大省已经有所举动。据了解,赣州正执行矿山开采生产计划,完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制度,并制定实施了开采前的采掘计划审查、生产环节中的原材料审批登记和运销环节中的稽查管理等一系列制度。

  政策在完善行业生产的同时,对稀土价格也产生了一定影响。8月以来,稀土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究其原因,除了前期暴涨所带来的供需失衡外,频出的政策也“挤出”了市场中的炒作游资,并使一些“囤积居奇”的贸易商抛售库存,进一步打压了价格。从目前来看,一些大型稀土公司的停产已使供给得到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行业供求关系。

  在此背景下,如果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将为未来进一步推进稀土行业准入门槛夯实基础。再加上环保部对稀土生产企业的环保核查以及正在酝酿中的稀土专用税票等多重压力,稀土行业内的“洗牌”已箭在弦上。业内大批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企业将被兼并或出局,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