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

2011年11月17日03:56
来源:东方早报
  央行:加强防范系统性风险政策稳健基调下“预调微调”

  早报记者 肖中洁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昨日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下称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总体看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央行同时称,“(中国)现在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需要是基本相适应的”,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

  综观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并无更多新意。

  不过,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央行坦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处于去杠杆化过程中,主权债务等问题持续恶化,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受到严重威胁,复苏过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大,并可能通过贸易资本流动以及预期等渠道影响中国。从国内看,前两年中国总需求回升较快,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可能逐步显现。总体看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央行称,将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做好风险提示工作,防范系统性风险。

  对于通胀形势,央行认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中国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但央行同时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提醒称,“也要看到,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

  货币条件符合调控要求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或许在于,央行专门用了一个专栏阐述中国货币供应量的问题。央行称,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因此使得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

  具体而言,这些导致货币供应量低估的因素包括: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包括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活期和定期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

  央行随后还强调说,“当前货币条件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

  央行说,在上一轮稳健货币政策时期(1998年-2007年),有一半年份的M2增速低于15%,算术平均数为15.9%,“在加入金融创新等因素后,目前实际货币增速只比这一平均水平略低一些。如果再考虑到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货币存量,以及中国经济增速趋稳,那么现在的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的需要是基本相适应的”。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