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10%安全垫不稳 买方机构躲避宏源证券70亿增发

2011年11月21日09:16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田小蕾

  “即使以13.22元/股的最低价发行,与15.25元/股(15日收盘价)也只有2.03元的差价,对机构的吸引力不大。”私募基金经理李君壮11月16日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当天,宏源证券发出公告,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获股东大会通过。本报获悉,宏源证券

此次保荐机构是平安证券,并由平安证券和国泰君安联合承销。

  出于对资本金的渴求,上市券商排队融资,但今年增发之路异常艰难:广发一波三折只募到120亿,比原计划少了60亿;长江证券瘦身三分之二勉强过关;太平洋证券2月份50亿元预案已石沉大海。宏源证券的命运又将如何?

  华夏优势清仓

  6日下午两点零五分,四辆奥迪和一辆丰田先后停在了位于太平桥大街19号的宏源证券门口。门口的保安说,车里的人是来参加宏源证券股东大会。

  此次股东大会通过了宏源证券10月25日公布的2011年度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2月22日披露的增发预案经修订后,原定增发不超过5亿股调整为5.25亿股,发行价格由不低于15.10元/股下调至不低于13.2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变,仍为不超过70亿元。

  “宏源证券下调发行价势在必行。其股价早已跌破15.10元,再不调低,没有机构会来认购。”海富投资的副总经理赵哲说。

  11月18日,宏源证券报收14.56元,与13.22元的底价仅有10%的差距。当天尾盘,明显有增发护盘资金进驻,最后4分钟被拉抬0.26元,共耗资452万元。这一幕与长江证券被千万砸盘的“黑色三分钟”形成鲜明的对比。

  13.22元/股的价格底线难以激发机构的申购热情,海富投资就对宏源证券的此次增发敬而远之。

  “我承认宏源证券是家资质不错的上市券商,但目前市场走势不明晰,处于振荡整理阶段,虽然宏源证券目前有机构资金护盘,但仍然得不到市场认可,今后很难成为热点,股价大涨不太现实,因此发行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不会拉的很开,没有多少投资机会。”赵哲说。

  李君壮认为:“现在市况不好,不是做增发的好时机。宏源证券还会再跌,发行底价再次调低的可能性很大。”

  就连热衷于做增发项目的中航鑫港也不打算参与,其资金运作部主管蕳昊一表示:“最近增发破发的很多,机构对大规模的认购很谨慎。宏源证券应该在明年上半年实施增发,而我不看好对明年上半年的市场走势,如果价格下跌,肯定会被套。”

  不过,宏源证券此番融资再次得到大股东中国建投的护航。中国建投拟认购不少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承诺股份锁定期长达60个月。如果大股东认购15亿元,剩下的55亿均摊到其余9个机构身上,平均每个机构也要拿出6亿元以上。而令小股民担心的是,宏源大股东会择机高价减持,然后再低价增发。

  截至6月底,华夏优势增长还是宏源证券的第二大股东,但到了9月底,其持股比例降至第四,10月份,据其基金经理巩怀志透露,他们已将宏源证券股票抛售一空。

  “等到明年进入增发过程后,我们会根据市场价格判断增发价格是否合理,再决定是否参与。”巩怀志说。

  董秘承认“很艰辛”

  对宏源证券增发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

  想当初广发证券从2010年7月31日董事会通过定增方案,到2011年8月17日定增资金入账,历经一年之久。广发一度因定价过低而备受诟病,可没想到低价也没能为自己铺平定增之路。

  广发定增发行整整耗费19个工作日,认购邀请发出后的第5个交易日,初步询价未募足,实施追加认购。其后,由于已获配机构拒绝追加,广发与国信继续征询认购,最终“凑齐”10名获配对象。广发前20大股东中,仅华茂股份、酒泉钢铁集团两家申购,前3大股东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中山公用,均未申购。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宏源证券的价格空间不可能超过广发证券,对机构的吸引力自然也不如它。”某私募基金经理王先生说。

  那么认购广发证券的股东究竟能得到多少好处?以11月17日当天的收盘价(30.51元/股)来计算,华茂股份浮盈2.16亿元,而认购当日,这一数字为3.89亿元。

  “广发证券的股价在跌。这一趋势会引起机构的警惕,他们在参与申购时会更加谨慎。”上述王先生表示。

  “能不能增发成功很难下定论,要看市场,”宏源证券董秘阳昌云承认,“大股东力挺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不过不能否认,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辛。”

  业绩摊薄率仅15%

  宏源证券上一次融资已是2006 年,当年定向增发募资26亿元。2006年增发完成后,宏源证券净资本约31亿元,行业排名第三。2009年末,宏源证券约47亿元净资本已跌至第21位,其融资欲望强烈也在情理之中。

  广发证券净资本排名也给宏源证券发出一个积极信号。资料显示,增发后广发净资本约238亿元,跃居行业第三。

  就前三季度来看,宏源证券各项业务并不理想。该公司2011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同比减少40%。其中资管收入同比下降48%,自营同比降幅68%,投行1-9月3.1亿元收入,经纪业务基本保持稳定。

  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梁静向理财周报记者分析,短期内,募资对业绩的摊薄率有15%左右。

  兴业证券的分析师张忆东也强调,短期资金使用效率有限,资金投向较为单一,只能投向于证券投资业务。

  “对公司业务推进力度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考证,海通证券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上述基金经理王先生说。

  2007年11月,海通证券定向增发募集260亿元。一年过后,这笔资金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被放在银行“吃利息”,而公司的自营、资管和投行收入均表现不佳。2008年海通证券营业收入仅70亿元,同比减少37.8%,净利润下降39.49%至33.02亿元。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